[发明专利]用于处理污染水体的微颗粒吸附及深床过滤耦合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7933.9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5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龙飞;李轶;张文龙;张焕军;牛丽华;高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污染 水体 颗粒 吸附 过滤 耦合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处理污染水体的微颗粒吸附及深床过滤耦合装置,包括深床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颗粒吸附净化预处理装置(2)、反冲洗吸附剂储纳池(5)、吸附剂浓缩液储存池(8)、污水供给池(9)、预处理滤出液储存池(11)和絮凝剂加药槽(13);所述微颗粒吸附净化预处理装置的内部设有用作微颗粒吸附剂负载基底的陶瓷膜(3),
所述的微颗粒吸附净化预处理装置(2)的上端出口通过吸附剂反冲洗管道(4)与反冲洗吸附剂储纳池(5)连接;下端出口分别通过吸附剂负载管道(6)、污水管道(7)与吸附剂浓缩液储存池(8)和污水供给池(9)连通;中部出口分别连接水冲管道(20)和预处理滤出液管道(10);
所述吸附剂浓缩液储存池(8)内储存由热化氧化铝微颗粒或者热化氧化钛微颗粒与NaClO制备的吸附剂浓缩液,通过吸附剂负载管道(6)将吸附剂浓缩液通入微颗粒吸附净化预处理装置(2)内,在陶瓷膜(3)内壁形成微颗粒的预沉积后,吸附剂浓缩液排入预处理滤出液储存池(11);所述污水供给池(9),在微颗粒的预沉积后,通过污水管道(7)将污水输入微颗粒吸附净化预处理装置(2),预处理后滤出液经预处理滤出液管道(10)排入预处理滤出液储存池(11);微颗粒吸附净化预处理装置(2)连接水冲管道(20),通过吸附剂反冲洗管道(4)将冲洗液排入反冲洗吸附剂储纳池(5)内;
所述预处理滤出液储存池(11)通过管道分别与絮凝剂加药槽(13)和管道混合器(14)连通,管道混合器(14)的出口通过深床过滤管道(16)与深床过滤装置(1)连通,完成过滤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污染水体的微颗粒吸附及深床过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反冲洗管道、吸附剂负载管道和污水管道上设置有闸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污染水体的微颗粒吸附及深床过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滤出液储存池和管道混合器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闸阀和流量计。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处理污染水体的微颗粒吸附及深床过滤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床过滤装置的上端口通过出水管道与出水池连通,所述出水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采样口;深床过滤装置自底端向上分别填充砾石、细沙和活性炭颗粒;所述的砾石、细沙和活性炭颗粒的厚度分别为10 cm、30 cm和100 cm。
5.一种用于污染水体的微颗粒吸附及深床过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吸附剂浓缩液储纳池中储存Al元素浓度为8~12 g/L的热化氧化铝微颗粒或者Ti元素浓度为8~12 g/L的热化氧化钛微颗粒,在吸附剂浓缩液储纳箱中添加游离Cl元素浓度在50 mg/L以上的NaClO,将吸附剂浓缩液储纳箱中的吸附剂浓缩液经吸附剂负载管道打入微颗粒吸附净化预处理装置内,并使吸附剂浓缩液在陶瓷膜内壁均匀循环,以200~250L/(m2· h)的流速将吸附剂浓缩液经预处理滤出液管道泵出,预沉积过程持续5~15分钟;
步骤二:在吸附剂预沉积结束后,将污水供给池中的污水经污水管道以80~120 L/(m2·h)的流速打入微颗粒吸附净化预处理装置,并以相同流速将预处理后滤出液经预处理滤出液管道抽出至预处理滤出液储存池收集,作为深床过滤处理的原液;在处理一个周期的污水后,对微颗粒吸附净化预处理装置进行水冲15~45s,反冲洗下的吸附剂混合液经吸附剂反冲洗管道打入反冲洗吸附剂储纳池;
步骤三:将预处理滤出液储存池中的预处理后污水和絮凝剂加药槽中的絮凝剂打入管道混合器,混合时间为10~15s,流速为0.8~1.0 m/s,并通过深床过滤管道进入深床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93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