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湿器及雾化增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7950.2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1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6/12 | 分类号: | F24F6/12;F24F1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杨乐兵 |
地址: | 528318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器 雾化 增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湿器及雾化增强装置。其中,该雾化增强装置包括:具有进雾口(21)、出雾口(22)的增压腔(20),用于使水雾聚集在增压腔(20)内以增加水雾压力的挡块(23),该挡块(23)固定在增压腔(20)的内壁且位于水雾从进雾口(21)流动至出雾口(22)的水雾流动路径上,该挡块(23)与增压腔(20)的内壁之间具有与出雾口(22)连通的水雾流通口(24)。本发明的雾化增强装置使水雾扩散距离更远、更均匀,从而提高雾化(加湿)能力,具有结构简单、实现成本较低及通用性强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出雾能力的雾化增强装置,以及具有该雾化增强装置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通过雾化器对液体(如水、药剂、香剂)予以雾化,达到增湿的目的。目前加湿器的种类繁多,有超声波加湿器、电热式加湿器、蒸发式加湿器等,但这些加湿器的出雾嘴大多采用直条型的传统造型,当出雾量较大时,要么是出雾嘴容易堵水,要么水雾凝聚在出雾嘴后外露导致放置加湿器的台面潮湿,这样就不利于水雾的扩散,导致加湿效果较差。
中国专利申请CN 2013202047855公开了一种加湿装置,其述本体为一旋转腔体,设有一进风室和出风室,在进风室与出风室之间设有一风扇,在水槽的上开口的周边设有一与出风室连通的机身风道,在水槽的上开口的周边设有一与出风室连通的机身风道,所述机身风道与上盖配合形成一内部风道,在内部风道终端的上盖上设有一出雾口,且出雾口呈120°的扇形以防止雾化水气在水瓶上凝结。然而,这种出雾结构通过将水雾集中在内部风道内部使水雾可以以更高速的方式从出雾口喷出,从而增强加湿效果。但是,该技术方案至少存在两方面的缺陷:①提高水雾喷出能力主要借助风扇的风力,且需要在加湿器的本体内部设置进风室、出风室、机身风道及风扇,结构复杂且实现成本较高;②尤其是呈120°的扇形设置在上盖的出雾口,水雾只能朝出雾口的开口方向喷出,无法保证最佳的出雾效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实现成本低且可以提高出雾能力的雾化增强装置以及具有该雾化增强装置的加湿器。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雾化增强装置,其包括:具有进雾口、出雾口的增压腔,用于使水雾聚集在增压腔内以增加水雾压力的挡块,该挡块固定在增压腔的内壁且位于水雾从进雾口流动至出雾口的水雾流动路径上,该挡块与增压腔的内壁之间具有与出雾口连通的水雾流通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压腔由呈L形的前盖与呈倒L形的后盖拼接构成,且前盖与后盖的其中一侧边之间具有作为出雾口的间隙,而挡块设置在前盖的内侧面或后盖的内侧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压腔的一侧设置用于防止出雾口处产生负压的风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压腔呈环状,风道设置在增压腔的轴向中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增压腔内的水雾流向出雾口的方向作为水雾运动方向,增压腔在水雾运动方向的横截面的面积S1,而挡块在该横截面的正投影面积S2,且0.2≤S2/S1≤0.95,且优选为0.4≤S2/S1≤0.95。
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压腔为直线形、曲线形、弧形、三角形、五角星、矩形、心形、椭圆形、圆形或环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压腔为环状,且出雾口也呈环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增强装置还包括带导雾腔的导雾部,该导雾腔连通进雾口。
本还发明还公开一种加湿器,该加湿器具有所述的雾化增强装置,且出雾口与加湿器的出雾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小熊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79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体挂装组件
- 下一篇:斜挡式干挂石材墙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