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多普勒的发散式冲击波波形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8138.1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2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白志亮;陈世利;王哲;郭霖;曾周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李林娟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多普勒 发散 冲击波 波形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击波波形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激光多普勒的发散式冲击波波形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安全、高效、无创的治疗手段,冲击波在过去近30年的发展中被广泛应用于泌尿系统结石、骨科、心血管疾病、男科和创伤外科等[1]各个领域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冲击波与人体组织作用主要会产生空化效应、成骨效应、代谢激活效应和镇痛效应等,能够直达组织深处,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成骨细胞增生、减轻患处炎症、缓解疼痛等作用。
根据冲击波产生原理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液电式、压电式、电磁式和气压弹道式等类型,前三种产生的主要是聚焦式冲击波,是一种具有高压峰值和极短峰值上升时间的瞬态声学脉冲,时间量级为纳秒级别[2],其波形在空间上呈现锥状分布,发出一定距离后会形成聚焦点。冲击波体外碎石治疗正是利用其聚焦处产生的高能脉冲将体内结石击碎,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但是组织受损后形成的是一个损伤面,而非一点,因此聚焦式冲击波不利于精确的修复治疗,反而可能因为焦点处能量过大造成组织再次受损。近几年,Foldager等人的研究表明气压弹道式冲击波的物理特性与聚焦式冲击波完全不同,其作用面积大且无明显焦点,为发散式冲击波[3]。目前,此类冲击波也已经成功应用于康复科、运动医学科等很多领域的临床治疗中。低能量发散式冲击波与再生医学的交叉结合已经成为冲击波发展的一个新兴方向。
由于产生方式的不同,发散式冲击波的波形与聚焦式有所不同,然而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其波形的研究,在计算相关物理参数时使用的也是聚焦式冲击波中的理论,存在一定误差。
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可对物体进行非接触式振动测量,该方法利用激光多普勒效应,与传统的加速度计等传感器相比具有分辨率高、测量时间短、非侵入性、响应频带宽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激光多普勒的发散式冲击波波形测量方法,本发明在不同的探针形状和激发压力条件下,测量气压弹道式发散冲击波的波形、并研究其频谱特性,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基于激光多普勒的发散式冲击波波形测量方法,所述发散式冲击波波形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搭建发散式冲击波波形测量系统,获取输出的冲击波信号;
其中,所述系统包括:激光多普勒测振仪、冲击波治疗机、五种不同的探针;
测量五种探针在不同激发压力下的时域波形,分析信号特征:
即,五种探针产生的冲击波波形不同,同一探针在不同压力下的波形差别不大,当激发气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冲击波信号所能达到的最大幅值会保持平稳;
对五种探针在不同激发压力下的信号做频谱分析,研究冲击波信号的频域特性:
即,发散式冲击波信号本身特征与探针形状密切相关,与激发压力无关。
所述系统还包括:可激发预设大小能量的冲击波手柄、以及手柄固定台;
在五种探针的端面贴反光膜,将手柄安装在手柄固定台上、并置于激光多普勒光束下方,使激光束打到探针端面中心。
所述五种探针分别为:
冲击波治疗机自带的三种探针A、B、C和自制的两种探针D、E;
其中:A探针长10mm,直径6mm;B探针长10mm,直径15mm;C探针长50mm,直径15mm;D和E探针长200mm,直径为5mm;
除E探针端面形状为凹面外,其余均为平面,所有探针材料均为不锈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发散式冲击波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骨骼、肌肉疼痛及皮肤病变等领域的治疗中,但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其波形特征的测量研究,使用的理论也是聚焦式冲击波中的相关理论,有一定偏差。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多普勒测振仪的发散式冲击波波形测量方法,利用其高精度测量的优点,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2、本发明使用了五种探针,测量了在不同激发压力下的冲击波波形,分析了其信号特征;
3、本发明分析了不同探针不同激发压力信号的频谱特征,结果表明发散式冲击波信号本身特征与探针形状密切相关,与激发压力关系不大。该结论为冲击波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支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基于激光多普勒的发散式冲击波波形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使用A探针在1.5bar和2bar激发压力下的时域信号图;
图3为使用B探针在1.5bar和2bar激发压力下的时域信号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8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