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房制冷系统、空调风量调节控制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8771.0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7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舜;郭凯;王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84;F24F11/89;F24F14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宋珊珊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通道 机房制冷 传感器 方法和装置 空调风量 控制器 空调 热效率 空调风机 快速匹配 内外压差 散热需求 相邻两列 机柜组 送风量 风机 预设 机房 能耗 衡量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房制冷系统、空调风量调节控制方法和装置,以使空调风机的送风量能够满足并快速匹配设备的散热需求,同时提高空调的换热效率并且降低机房能耗。机房制冷系统包括:与相邻两列机柜组形成的封闭通道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以及与每个传感器和每台空调均连接的控制器;其中,对于每条封闭通道,控制器根据与该封闭通道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感应值获取用于衡量该封闭通道内外压差的参数值,并将参数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调节与该封闭通道对应设置的空调的风机的转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房制冷系统、空调风量调节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大力发展,数据机房的数量和建设规模迅速增长。机房的显热负荷比较大,一年四季需要连续制冷运行,据统计,空调系统耗电量占机房的总耗电量的近三分之一,是影响机房能耗的关键因素。
对于采用封闭冷/热通道散热的机房,在相邻的两列机柜组之间形成的空间顶部设置顶部封板,两端分别设置门板,该空间即形成一条封闭通道。封闭通道内设置有多台空调,空调的进/出风口分别与封闭冷/热通道连通,服务器工作产生的热量通过服务器风机吹入到封闭热通道内,然后封闭热通道内的热空气经过空调冷却后由空调风机吹入至封闭冷通道内,从而对服务器进行降温,完成一次循环。在制冷过程中,根据空调的进/出风口空气温度可以对空调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以使空调送风量能够与服务器的散热需求相匹配。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在于,空调的进/出风口空气温度较易受到空调供水量等其他参数影响,同时由于温度具有滞后性,致使对空调风机转速的调节会有一定时间的延迟,从而导致空调风机的送风量难以满足设备的散热需求。此外,对于封闭冷通道来讲,当空调风机吹入封闭冷通道内的冷风量小于服务器风机吹入封闭热通道内的热风量时,就会出现封闭冷通道内处于负压的情况,这时,热空气会通过封闭冷通道的漏风口进入到通道内,致使通道内的冷空气温度升高,从而降低空调的换热效率并且会增加机房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房制冷系统、空调风量调节控制方法和装置,以使空调风机的送风量能够满足并快速匹配设备的散热需求,同时提高空调的换热效率并且降低机房能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房制冷系统,机房内设置有多列机柜组以及多台空调,相邻的两列机柜组之间形成封闭通道,所述多台空调穿插设置于每列机柜组的机柜之间,所述空调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该空调所在列机柜组两侧的封闭通道连通,机房制冷系统包括:
与相邻两列机柜组形成的封闭通道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传感器,以及与每个传感器和每台空调均连接的控制器;其中,
对于每条封闭通道,所述控制器根据与该封闭通道对应设置的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感应值获取用于衡量该封闭通道内外压差的参数值,并将所述参数值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节与该封闭通道对应设置的空调的风机的转速。
可选的,所述传感器为包括风速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以及空气压差传感器。
可选的,当所述传感器为风速传感器或者空气流量传感器时,所述封闭通道的顶部封板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风速传感器或者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探头的开孔,所述风速传感器或者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探头朝向封闭通道内设置。
可选的,当所述传感器为空气压差传感器时,所述封闭通道的顶部封板设置有与封闭通道内侧连通的第一静压接口以及与封闭通道外侧连通的第二静压接口,所述空气压差传感器的正压口与所述第一静压接口连接,负压口与所述第二静压接口连接。
优选的,根据所述比较结果调节与该封闭通道对应设置的空调的风机的转速,具体包括:
当所述参数值大于预设阈值时,控制空调的风机转速降低;及
当所述参数值小于预设阈值时,控制空调的风机转速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维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87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