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多人点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78922.2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3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国盛天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12 | 分类号: | G06Q50/12;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袁春晓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二维码 多人点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尤其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多人点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二维码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二维码点餐已经成为很多餐厅使用的一种方便快捷的点餐方式。
目前市场上扫码点餐均使用纸贴类固定二维码,消费者通过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扫码进入餐厅的点餐界面,手机直接将点餐结果推送到餐厅的点餐终端上,如餐厅中管理点餐的计算机。
现有技术的静态二维码点餐方式有以下缺陷:
无法确认扫码者已到店。因为是二维码是固定不变的,故扫码者可拍摄视频或照片,对二维码进行保存并带走,从而达到消费者不到店也可以使用该二维码进行的目的。这样一来就无法确定扫描同一二维码的消费者是不是同一桌的。因此,现有的静态二维码不能实现多人点餐的技术效果。
现在的二维码点餐技术在遇到多人点餐的场景时,要么需要等待其他人点完,要么需要进行口头交流才能知道所有的点餐情况,用户体验并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多人点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动态二维码的多人点餐方法,包括:
更新二维码的步骤:电子桌牌显示并定时更新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的信息至少包括服务器的连接地址、桌牌标识码及该二维码的时效信息;
建立信号连接的步骤:多个移动智能终端扫描所述二维码后,各个移动智能终端分别与服务器建立信号连接,各个移动智能终端向服务器传输其自身的身份信息、桌牌标识码及该二维码的时效信息;
二维码时效性校验的步骤:服务器校验各个移动智能终端传输的二维码的时效信息,并与二维码有效的移动智能终端进行以下步骤;
移动智能终端分组的步骤:服务器将相同桌牌标识码的移动智能终端划为一组;
菜单推送的步骤:根据传输的二维码有效的移动智能终端传输的桌牌标识码查询各码对应的菜单并将所述菜单推送至对应的移动智能终端;
点餐步骤:接收到菜单的移动智能终端在其菜单上点餐,并将点餐结果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将同一组的移动智能终端的点餐结果合并,将合并后的点餐结果推送至该组移动智能终端对应的桌牌标识码对应的餐厅的点餐终端上。
进一步,所述服务器上存储有桌牌标识码与餐厅的点餐终端对应关系,以及点餐终端与菜单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二维码的时效信息包括二维码的生成时间;二维码时效性校验的步骤中,当二维码的生成时间与当前时间差距大于设定时间间隔时,二维码失效。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的二维码是通过消费者触发电子桌牌实时生成或者随时间电子桌牌自动更新的,因此能保证消费者者是到店进行扫码的,进而可以确定当前时刻传送的桌牌标识码相同的移动智能终端属于同一桌,便可实现多人点餐。
消费者只需在自己的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上点菜,服务器便可将多人点餐的结果自动进行合并,完成多人点餐,用户体验更佳。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电子桌牌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方法中多个移动终端、服务器及餐厅点餐终端之间的交互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参见图1,本发明用到的电子桌牌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显示屏及底座;所述显示屏安装与底座上;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电源及电子电路;所述电源用于向电子电路及显示屏供电,所述电子电路与显示屏具有信号连接。
所述电子电路用于每间隔一段时间便生成一新的二维码并输出到显示屏上显示,如电子电路进行计时,每隔十分钟点更新一次二维码并显示到显示屏上。所述二维码至少包括桌牌标识码及该二维码的时效信息。
参见图2,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动态二维码的多人点餐方法,包括:
更新二维码的步骤:电子桌牌显示并定时更新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的信息至少包括服务器的连接地址、桌牌标识码及该二维码的时效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国盛天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国盛天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89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