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全谷物餐粉水溶性指数的预酶解-挤压膨化加工技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79110.X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5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名位;刘磊;魏振承;张瑞芬;张雁;唐小俊;邓媛元;马永轩;黄菲;董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7/174;A23L29/00;A23L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郑永泉 |
地址: | 51061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谷物 水溶性 指数 预酶解 挤压 膨化 加工 技术 | ||
本发明涉及谷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高全谷物餐粉水溶性指数的预酶解‑挤压膨化加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S1.固态预酶解:全谷物粉碎后与耐高温α‑淀粉酶和水混合均匀得固态物料,将固态物料进行加热预酶解;S2.酶解辅助挤压膨化:对步骤S1中酶解后的物料进行挤压膨化得膨化物;S3.挤出物干燥粉碎:对步骤S2中的膨化物进行干燥并粉碎,得全谷物餐粉。本发明通过对全谷物进行前处理、α‑淀粉酶固态预酶解、酶解辅助挤压膨化、干燥粉碎处理加工制备全谷物餐粉。制得的全谷物餐粉粉体均匀,水溶性指数提高1~3倍,冲调分散性提高50%以上,口感细腻,风味佳,富含可溶性酚类、可溶性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成分丰富的全谷物食品配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谷物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全谷物餐粉水溶性指数的预酶解-挤压膨化加工技术。
背景技术
全谷物是指经碾磨、破碎、压片等加工后,种皮、胚乳和胚的相对比例与天然谷物籽粒构成相同的谷物原料,未经加工的谷物籽粒也属于全谷物。全谷物与经过精深加工的精米、白面等谷物原料相比,膳食纤维含量更丰富,同时还富含多酚、黄酮、维生素、甾醇和植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矿物元素等。因此,全谷物食品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增加全谷食品的摄入可以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便秘及某些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挤压膨化技术可以同时实现搅拌、加热、杀菌、膨化等多种单元操作,生产效率高、能耗低,并且具有连续生产、卫生环保等特点,在糙米速食粉、代餐粉和其他谷物营养方便食品的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以全谷物为原料,经过挤压膨化技术加工生产营养代餐食品,符合了现代人对营养需求消费的理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目前全谷物餐粉产品存在水溶性差、冲调黏度过高等缺陷,限制了全谷物餐粉的消费,迫切需要发展新的技术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全谷物餐粉水溶性指数的预酶解-挤压膨化加工技术,使得制备的全谷物餐粉具有粉体均匀,水溶性指数高,冲调分散性好的品质特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提高全谷物餐粉水溶性指数的预酶解-挤压膨化加工技术,包括如下步骤:
S1.固态预酶解:全谷物粉碎后与耐高温α-淀粉酶和水混合均匀得固态物料,将固态物料进行加热预酶解;
S2.酶解辅助挤压膨化:对步骤S1中酶解后的物料进行挤压膨化得膨化物;
S3.挤出物干燥粉碎:对步骤S2中的膨化物进行干燥并粉碎,得全谷物餐粉。
全谷物可以为普通糙米、红米、黑米、大豆、玉米、燕麦等全谷物,为了使得全谷物后续的混合均匀,在粉碎后可以进行过筛操作。在膨化过程中,耐高温α-淀粉酶和全谷物中的淀粉以膨化机为反应容器进行淀粉的水解,且在挤压膨化过程中,全谷物原料的淀粉发生糊化,淀粉能进一步水解,还原糖、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升高。但是,在挤压膨化过程中,物料往往快速通过反应腔(十几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加上反应腔内的温度、物料粘度、物料剪切力等的影响,耐高温α-淀粉酶并不能很好的将淀粉完全分解。基于此,发明人发现,在进行挤压膨化前,先将全谷物进行固态加热酶解,耐高温α-淀粉酶能将全谷物中部分不溶性淀粉水解成小分子糊精、葡萄糖、麦芽糖等还原糖,在挤压膨化时耐高温α-淀粉酶进一步水解淀粉。而且,发明人发现,通过固态预酶解这一步骤,不仅使得最终的全谷物餐粉中的还原糖、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升高,其中的可溶性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蛋白质等物质含量显著提高,发明人猜测,正是由于固态预酶解的作用,使得与淀粉分子相结合的部分酚类、黄酮类、蛋白质等物质在这一过程中游离出来,转化为可溶态,在挤压膨化过程中进一步向游离态转变,从而提高全谷物餐粉的水溶性指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791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菜肴式熟馅包子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通过挤压米饭制备鲜湿米粉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