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维纳米线的固定和可控操作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82622.1 申请日: 2017-04-26
公开(公告)号: CN107089643A 公开(公告)日: 2017-08-25
发明(设计)人: 师文生;穆丽璇;曹星星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B82B3/00 分类号: B82B3/00;B82Y40/00
代理公司: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7 代理人: 赵晓丹
地址: 100190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纳米 固定 可控 操作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纳米材料的可控操作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一维纳米线的固定和可控操作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一维纳米线由于其特殊的结构,使其在传感器、太阳能电池、催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这些应用中,使用大量的一维纳米线,纳米线的结构或者有序或者无序。一维纳米线传感器由于具有灵敏度高、尺寸适合单细胞检测等特点,使其在单细胞检测中有明显优势。2012年,Nature Nanotechnology上报道了以氧化锡纳米线制成的细胞荧光内窥镜,利用氧化锡纳米线的光波导性质,实现了细胞内特定部位的pH传感(杨培东等,Nanowire-based single-cell endoscopy,Nature Nanotech.2012,7,191)。2014年,Adv.Mater.上报道了以银纳米线制成的光波导拉曼内窥镜,用于细胞不同区域的拉曼成像(Hiroshi Uji-I等,Live-Cell SERS Endoscopy Using Plasmonic Nanowire Waveguides,Adv.Mater.2014,26,5124)。2015年,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在Angew.Chem.Int.Ed.上报道了碳纳米纤维被用作微针插入单细胞内,高灵敏检测了细胞单个小泡中的神经递质(Andrew.Ewing等,Quantitative meaturement of transmitters in individual vesicles in the cytoplasm of single cells with nanotip electrode,Angew.Chem.Int.Ed.2015,54,1178)。这些过程中都涉及到单根一维纳米线的固定和操作。这些固定单根纳米线的方法包括电泳法、化学刻蚀的方法等。电泳的方法需要单根一维纳米线表面带电或者具有导电性,使其应用受到广泛限制。化学刻蚀法要求现将纤维和玻璃毛细管一起拉针进行化学刻蚀,对材料有一定的要求,使其不具普适性。本发明中通过微针注射的方法将一维纳米线固定在微针尖端,实现了一维纳米线的固定和可控操作,为一维纳米线固定和操作提供一种简单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维纳米线的固定和可控操作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一维纳米线的固定和可控操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维纳米线分散在有机溶剂中,超声处理使一维纳米线悬浮在有机溶剂中,得到一维纳米线悬浊液;

2)将步骤1)得到的一维纳米线悬浊液注入到玻璃微针中,得到装有一维纳米线悬浊液的玻璃微针;

3)将步骤2)得到的装有一维纳米线悬浊液的玻璃微针固定在微量注射器的前端,旋转微量注射器的推进器,使一维纳米线的悬浊液从玻璃微针的尖端流出,并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当一维纳米线长度的1/3-1/2从玻璃微针尖端露出时停止旋转微量注射器的推进器,放置使有机溶剂挥发;

4)用另一个玻璃微针将胶滴加到一维纳米线与玻璃微针的结合处,晾干,得到带有一维纳米线的玻璃微针;

5)将带有一维纳米线的玻璃微针固定在三维移动支架上,调节三维移动支架旋钮,实现一维纳米线在三个方向上的固定和可控操作。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丙酮或乙醇与水、丙酮与水的混合溶液。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超声处理的时间为2-10min。本发明中当时间过短时,会影响一维纳米线的分散效果;当时间过长会造成一维纳米线断裂。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微针的尖端直径为300nm-2μm。本发明根据一维纳米线的直径和长度选择玻璃微针尖端的直径,玻璃微针尖端直径太大,一维纳米线流出时不容易控制,玻璃微针尖端直径太小时,一维纳米线不能流出。

在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维纳米线为单根一维纳米线,包括但不限于硅纳米线、银纳米线、氧化锌纳米线。

进一步,所述一维纳米线的长度为80-300μm。

本发明所述的三维移动支架是指能在三个方向上移动的微操作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26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