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Zn-Mg-Ti中间合金及用于制备Mg-Zn系镁合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3130.4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2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杨成博;成功;张碧云;邱贵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8/00 | 分类号: | C22C18/00;C22C1/02;C22C1/03;C22C1/06;C22C2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张先芸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合金 镁合金 制备 合金 熔点 耐腐蚀性能 工业纯锌 合金晶粒 合金熔点 微合金化 有效细化 共晶相 固溶度 镁熔体 沸点 纯镁 改性 钛粉 铸造 成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Zn‑Mg‑Ti中间合金及用于制备Mg‑Zn系镁合金的方法,Zn‑Mg‑Ti中间合金是以工业纯锌、纯镁及钛粉为原料,采用铸造方法获得成分范围为Ti3~5wt%、Mg12~14wt%、余量为Zn的Zn‑Mg‑Ti中间合金。该合金熔点在720℃左右,非常适合于添加于镁熔体中,克服了由于Ti的熔点远高于镁的沸点及Ti在镁中的固溶度很低而造成的Ti添加难度大和工艺复杂的问题,从而在Mg‑Zn系合金中成功实现了Ti的微合金化改性。该中间合金的加入,不仅有效细化了Mg‑Zn合金晶粒,而且所得到的Mg‑Zn‑Ti镁合金中的α‑ Mg+ MgZn2共晶相的数量大大减少,合金的塑性和耐腐蚀性能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镁合金熔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Zn-Mg-Ti中间合金及用于制备Mg-Zn系镁合金的方法。
背景技术
Mg-Zn系合金是一类重要的商用镁合金,该类合金由于MgZn2相的时效析出强化使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属高强镁合金。二元Mg-Zn合金由于晶粒粗大、铸造热裂倾向严重,目前商用Mg-Zn系合金中通常加入微量Zr细化晶粒和改善铸造性能,形成Mg-Zn-Zr三元合金,其典型牌号为ZK60(4.8~6.2wt%Zn, 0.45~0.8wt%Zr,余量Mg)。Mg-Zn-Zr合金凝固结晶时,Zr首先从镁熔体中析出并作为随后结晶的α- Mg固溶体的形核基底、细化Mg晶粒,在凝固结晶后期,形成α- Mg+ MgZn2离异共晶。Mg-Zn-Zr合金中大量该低熔点共晶相的存在,不仅导致合金塑性成形性能恶化,而且由于共晶相与基体相之间的电位差形成的原电池反应,加剧了镁的腐蚀,降低了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如何在保持Mg-Zn系高强度的同时,改善合金的塑性和耐腐蚀性能,是镁合金应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Zn-Mg-Ti中间合金及用于制备Mg-Zn系镁合金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Zn-Mg-Ti中间合金,其特征在于,以工业纯锌、纯镁及钛粉为原料,其重量百分比为:Ti3~5wt%,Mg12~14wt%,余量为Zn。
进一步,所述Zn-Mg-Ti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将钛粉夹于两层锌块之间的布料方式,将锌和钛粉置于坩埚炉内,在CO2+SF6混合气体保护气氛下,升温至500~600℃,使锌全部熔化,并适当搅拌;
(2)在熔体中加入纯镁,继续升温至720~780℃,待镁全部熔化后保温30~60min,保温期间每间隔10~15min搅拌一次,然后加入精炼剂除渣精炼;
(3)将合金熔体浇注成型即得Zn-Mg-Ti中间合金。
进一步,所述Zn-Mg-Ti中间合金用于制备Mg-Zn系镁合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CO2+SF6混合气体保护气氛下,于坩埚炉中加热熔化工业纯镁,保温5~10min,扒渣;
(2)调整坩埚炉温至700~740℃,加入上述Zn-Mg-Ti中间合金,加入量为6~8 wt%;待全部熔化后,搅拌,保温10~40min,然后加入精炼剂除渣精炼;
(3)将合金熔体浇注于预热至~350℃的模具中,获得Mg-Zn-Ti镁合金。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31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