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翁丁佤族古村落房屋抗震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3519.9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0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璋;褚青青;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650000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佤族 村落 房屋 抗震 加固 方法 | ||
1.一种翁丁佤族古村落房屋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翁丁佤族古村落房屋抗震加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木材原料防腐处理,房屋中构件的腐蚀现象存在,木材容易出现腐蚀虫蛀,对于木材的防腐一般均在材料使用前期进行,对于既有建筑的防腐一般以涂刷化学防腐剂为主,由于对翁丁村貌的保护,不能采用油类防腐涂刷;
S2:地基加固处理,采用加大柱础石截面,通过柱础石表面与木柱的摩擦来抵抗地震作用,由于埋立式柱脚易腐蚀的缺陷,在加固中建议对柱脚使用柱础石进行托换,加固时对单棵柱进行支撑后截断柱脚,采用不小于400x400的独立基础进行基础处理,基础埋深不小于0.5米,对柱础石平面尺寸不足的柱脚可以采用加大截面的处理方案;
S3:对于构件截面积不足的处理,对于水平构件的截面不足可采用梁下附加叠合木梁的方式进行加固,将原有木梁底面进行处理后与附加木梁采用铁钉连接形成叠合构件,附加木梁与柱无法采用榫接,采用对穿螺杆连接后加局部角撑;
S4:水平抗侧力构件添加,使用铁钉在木柱外侧加设梁构件,此梁并不承担正常使用过程中的竖向荷载,只通过铁钉与梁、柱的挤压与钉自身的抗剪来传递水平作用时产生的弯距与轴力,在柱间设置交叉斜撑,在不影响使用的跨间在柱外侧双向设置交叉斜撑,通过斜撑在柱间形成一定的抗侧力刚度,在计算时可保守的认为地震力全部由斜撑及斜撑相关的柱承担;
S5:竖向构件倾斜的修正,对于个别单层竖向构件的倾斜可采取构件替换的方式进行处理,结构整体倾斜时房屋的使用安全已产生极大危险,此类情况,必须首先对房屋施加外力进行“修正”,“修正”的过程中应对原有结构进行保护,防止在施加外力时产生构件的二次损伤,其次需分析房屋倾斜产生的具体原因,根据具体原因分别采用基础处理、纵向加设支撑或节点采用木楔钉紧等针对性的处理方案;
S6:节点连接的加强,对于节点施工情况较好仅有松动或缝隙的情况可采用木楔钉紧的方式加强节点的紧密度,并采用扒钉扒紧,研究模型的地震模拟试验中可以看出铁扒钉对节点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提高有极大作用,节点施工情况较差的可以采用设置角撑的方式进行加固,通过角撑使节点部分形成较稳定的体系,地震力通过角撑与节点共同进行耗散,檩条与梁搭接时必须增加其整体性,采用铁钉将檩条与梁钉紧;
S7:屋架连接加强,坡屋面在沿脊线方向的地震反应明显,因此需加强屋架的整体性和屋架与下层柱的连接,屋架可以通过增加两榀屋架之间交叉斜撑来使之形成整体,屋架与下层柱的连接可以通过角撑的方式进行加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翁丁佤族古村落房屋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材原料防腐处理采用氨溶烷基胺铜进行防腐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翁丁佤族古村落房屋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加大截面的处理方案即在原有柱础石周边加设混凝土,使得最终柱础石截面不小于400x4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翁丁佤族古村落房屋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反复开榫致使截面严重削弱的构件可采取构件替换的方式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翁丁佤族古村落房屋抗震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檩条长度不足时,可在梁上增设木方以增加檩条的搭接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35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摇臂轴上的平移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缆收卷装置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