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置在包内的防止手机被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4351.3 | 申请日: | 2015-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0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小凤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A45C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置 防止 手机 被盗 装置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2月5日,申请号为2015100585575,发明名称为“一种用于手机防盗的装置”的专利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的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设置在包内的防止手机被盗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年青人喜欢戴着手机耳机听音乐,无论在走大街上,还是乘坐公交车,或者乘坐地铁,随处都可以看到年青人戴着手机耳机听音乐。但是这种行为却给了小偷有了可乘之机,他们趁事主戴着手机耳机听音乐,对周围环境不注意的时候,挤到事主旁边,迅速抓起手机的耳机线,顺手一提,将手机从事主的包里拎起来,再迅速拔掉手机耳机,将手机揣入口袋,然后装作非常淡定地走开。等到事主发现没有音乐声音了,再去看手机,这时手机已经被偷掉了。再等事主向四周张望,寻找小偷时,小偷早已不知去向了。而且这种偷盗行为的对象通常都是女性,而现在市场上没有针对这类偷盗行为的防盗装置,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设置在包内的防止手机被盗装置,包括隔板,固定带,魔术贴,固定带上的孔洞,栓扣,耳机线孔,缠绕钢丝;所述的隔板是月牙形,隔板上的有一孔洞,所述的缠绕钢丝是连续的螺旋缠绕的钢丝,缠绕钢丝设置成同心的月牙形,缠绕钢丝一端的一圈钢丝与隔板边缘固定连接,缠绕钢丝另一端的一圈钢丝与另一隔板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的固定带的一端与缠绕钢丝的月牙凹陷一侧固定连接,固定带的另一端上有一孔洞,孔洞上连接着栓扣;所述的固定带上设置了两处魔术贴;所述的栓扣设置成弹性栓扣。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耳机线孔的直径为1.5cm—2.5cm。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固定带长度为24cm--27cm,宽度为4.5cm—5.5cm,厚度为3.5mm—4.5mm;所述固定带由双层帆布制成。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缠绕钢丝的直径为0.90mm–1.0mm;所述缠绕钢丝由304型号不锈钢制成。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隔板的厚度为1.5mm–1.7mm;所述隔板由不锈钢制成。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上下的两个耳机线孔位于在同一垂直线上。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缠绕钢丝任意连续两圈的螺旋缠绕的钢丝的上下表面都相互接触,没有缝隙。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固定带的两处魔术贴是面积相等的矩形,长度为4.0cm—4.5cm,宽度为3.5cm—4.5cm;所述固定带的两处魔术贴相距12cm—13.5cm;所述魔术贴由聚氯乙烯制成。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固定带上的孔洞直径为9mm–11mm。
本发明还可以是这样的:所述栓扣的内径为15mm–17mm,外径为20mm—22mm;所述栓扣由碳素钢制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使用时的细节图。
参见图1-5,1为隔板,2为固定带,3为魔术贴,4为固定带上的孔洞,5为栓扣,6为耳机线孔,7为缠绕钢丝,8为手机,9为包带,10为包,11为拉链头,12为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5,本发明为一种设置在包内的防止手机被盗装置,包括隔板1,固定带2,魔术贴3,固定带上的孔洞4,栓扣5,耳机线孔6,缠绕钢丝7,手机8,包带9,包10,拉链头11,拉链12。
使用方法:
步骤1,将有魔术贴3的固定带2的一面缠绕在平时携带的包10靠近外拉链12拉上一端的包10两侧的包带9上。
步骤2,取手机8耳机的线的插头的一端穿过上端隔板1的耳机线孔6,通过缠绕钢丝7,再穿过下端隔板1耳机线孔6,并且将手机8耳机的插头与手机8耳机插口连接。使得手机8上耳机的听筒在上端隔板1的耳机线孔6的外侧,而手机8上耳机的插头在下端隔板1耳机线孔6的外侧。
步骤3,将手机8上耳机的塞头插入到手机8上,并且把手机8和位于固定带2下方的缠绕钢丝7和隔板1放入包10内。
步骤4,把与固定带2连接的缠绕钢丝7月牙的一侧卡在靠近外拉链12拉上一端的包10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小凤,未经王小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43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片拼装机
- 下一篇:一种隧道管片抓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