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加工切削液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5038.1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0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朋;向立明;王书贤;姚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文理学院;刘朋 |
主分类号: | C10M173/02 | 分类号: | C10M173/02;C10N30/06;C10N40/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加工 切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冷却润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械加工切削液。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为了获得较好的零件加工质量,所使用的切削液必须具备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等特点。当前市场上的切削液难以同时兼有良好的冷却性能、润滑性能、防锈性能、除油清洗功能、防腐功能、易稀释等特点,并且配方复杂,配制过程也相对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方简单、配制方便且具有良好冷却润滑等性能的机械加工切削液。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加工切削液,其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油磺酸盐15-2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8-15%,硅微粉0.5-1%,氯化石蜡1-5%,聚二甲基硅氧烷0.2-0.6%,余量为去离子水。所述的石油磺酸盐为石油磺酸钠、石油磺酸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平平加、太古油、吐温、司盘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机械加工切削液经四球实验测定,其具有较高的PB值,磨斑直径较小,说明其具有良好的抗磨损性能及润滑性能,更加重要的是,本发明提供的机械加工切削液配方简单,所用组分种类较少,便于实际推广应用且其制备方法也非常简单,易于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一种机械加工切削液,其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油磺酸盐15-25%,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8-15%,硅微粉0.5-1%,氯化石蜡1-5%,聚二甲基硅氧烷0.2-0.6%,余量为去离子水。
制备上述机械加工切削液的方法为:在常温和常压下,按上述提及的重量配比将各组分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至40-50摄氏度,然后搅拌30分钟,即可得到上述切削液。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3个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机械加工切削液,其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油磺酸钠15%,平平加8%,硅微粉0.5%,氯化石蜡1%,聚二甲基硅氧烷0.2%,余量为去离子水。在常温和常压下,按上述提及的重量配比将各组分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至40-50摄氏度,然后搅拌30分钟,即可得到上述切削液。通过四球实验测试所得到的机械加工切削液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值PB为760N。
实施例2:
一种机械加工切削液,其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油磺酸钠25%,平平加8%,太古油7%,硅微粉1%,氯化石蜡5%,聚二甲基硅氧烷0.6%,余量为去离子水。在常温和常压下,按上述提及的重量配比将各组分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至40-50摄氏度,然后搅拌30分钟,即可得到上述切削液。通过四球实验测试所得到的机械加工切削液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值PB为790N。
实施例3:
一种机械加工切削液,其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石油磺酸钠10%,石油磺酸钡10%,平平加3%,太古油3%,吐温3%,司盘3%,硅微粉0.7%,氯化石蜡3%,聚二甲基硅氧烷0.4%,余量为去离子水。在常温和常压下,按上述提及的重量配比将各组分加入去离子水中,加热至40-50摄氏度,然后搅拌30分钟,即可得到上述切削液。通过四球实验测试所得到的机械加工切削液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值PB为810N。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文理学院;刘朋,未经湖北文理学院;刘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50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野战卫星电视播放设备
- 下一篇:能够持续恒定长时间供热的蓄热元件及蓄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