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疗祛斑粥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5167.0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6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何新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33/10;A61K36/8994;A61P17/00;A61K35/644;A61K35/64;A61K35/618;A61K35/2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6 | 代理人: | 刘旭章 |
地址: | 530002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疗 祛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疗祛斑粥。
背景技术
爱美是人的天性,但不少人精致的脸庞上就是因为多了一些斑点使得颜值大打折扣,特别是一些女性朋友,经常被脸上出现的一些诸如雀斑、黄褐斑等各种斑点所困扰,因此市场上就出现了各种祛斑的药物,大多以外用消斑药为主。而产生雀斑、黄褐斑的色素主要源于体内,外用消斑药只是起到淡化或者遮掩的作用,可谓治标不治本而已。同时由于个体肤质的不同并非所有人都能用外用消斑药,有时不但不能祛斑甚至会导致皮肤瘙痒、过敏,对脸蛋造成二次伤害。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脸上长斑乃是肝郁脾虚、肝肾不足所致,因此可从补益肝肾、疏肝健脾的角度去治疗脸上的斑点,可谓既治标又更加治本,彻底消除每个爱美人士脸上的斑点。因此根据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有必要提出一种祛斑的药膳食疗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人体产生祛斑的内因,提出一种食疗祛斑粥。该祛斑粥全部采用常见的食物或中药材为原料,依据中国传统医学认为导致脸上长斑的成因,利用原料中所特有的药物特性可有效消除雀斑、黄褐斑等斑点,使得患者不再为脸上的斑点及使用外用消斑药导致皮肤不适而烦恼,同时还起到饱腹的作用,甚至还能治愈其它疾病,可谓一举多得。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食疗祛斑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黑木耳2-4份、白木耳1-2份、白鸭山药糕1-3份、莲米1-2份、赤小豆1-2份、生芡实1-2份、白扁豆1-2份、大枣1-3份、当归山楂汤1-2份、猪肾健脾汤1-2份、白茯苓1-2份、白僵蚕1-2份、白菊花1-3份、丝瓜络1-3份、珍珠母1-3份、蜂蜜1-2份、大米15份、饮用水25份。
进一步的,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黑木耳3份、白木耳1.5份、白鸭山药糕1.5份、莲米1.5份、赤小豆1.5份、生芡实1.5份、白扁豆1.5份、大枣2份、当归山楂汤1.5份、猪肾健脾汤1.5份、白茯苓1.5份、白僵蚕1.5份、白菊花2份、丝瓜络2份、珍珠母2份、蜂蜜1.5份、大米15份、饮用水25份。
进一步的,所述白鸭山药糕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白鸭1份、山药1份、枸杞1份、生地0.5份。
进一步的,所述当归山楂汤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当归2份、山楂2份、白藓皮1份、白蒺藜1份,将上述原料同置杯中,冲入沸水密封浸泡15-20分钟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猪肾健脾汤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猪肾1份、山药1份、苡仁0.5份、饮用水3份。
本发明中所用的各组分的功效如下:
黑木耳:黑木耳不仅营养丰富,医学研究证明:黑木耳还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本发明中其主要是起到消瘀化斑、润肤滋肌的作用。
白木耳: 白木耳即银耳,中医认为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
白鸭:白鸭富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和10种微量元素,其中谷氨酸含量高达28.71%,铁锌含量比普通鸭高1.5倍,胆固醇含量特别低,具有清热解毒、滋阴补肾、祛痰开窍、宁心安神、开胃健脾之功效。
山药:山药中含有大量淀粉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胆汁碱、尿囊素等,其中重要的营养成分薯蓣皂,是合成女性荷尔蒙的先驱物质,有滋阴补阳、增强新陈代谢的功效。山药中的多巴胺,具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增强体质,改善皮肤的滋润感和色泽。
枸杞:味甘性平,有类似人参的“适应原样”作用,而且能抗动脉硬化、降低血糖、促进肝细胞新生等作用,服之有增强体质,延缓衰老之功效。
生地: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功效。本发明中,其与白鸭、枸杞、山药组成的白鸭山药糕主要起到补益肝肾、养阴消斑的作用。
莲米:莲米即莲子,性味甘、平涩、无毒,具有清心醒脾,补中养神,健脾开胃,益肾止带之功效。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无毒 ,具有除热毒、散恶血、消胀满、利小便、通乳之功效。
生芡实:芡实性味甘涩平,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的功效,主要有补脾胃、涩精、止带、止泻的作用。
白扁豆:味甘,性微温,具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51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废铁快速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稻谷杂质磁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