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唯一性的个人身份安全识别确认和实时媒介密匙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5500.8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4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付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栋涛 |
主分类号: | G06F21/32 | 分类号: | G06F21/32;G07F19/00;G07F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6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识别 密匙 唯一性 服务系统 个人身份 个人信息 互联网络 实时媒介 媒介性 链接 购物 身份 保险 医疗 银行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个人的身份安全识别确认和媒介性密匙链接日常各种服务系统(民政,银行,保险,医疗,购物等)的方法,利用了互联网络,IPv6地址等技术作为基础,从而给出从而做到能更好的保障个人信息及财产的安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将个人的身份识别确认和媒介性密匙链接日常各种服务系统(民政,银行,保险,医疗,购物等)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需要采用现有的许多技术作为基础:互联网络,IPv6地址,实时验证信息,密码散列函数(比如SHA),射频识别,RFID芯片读写,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虹膜识别,血液DNA识别和其他相关的身份确认技术。
现在日常各种服务体系要求用户有实体的卡片,比如驾照,银行卡,社保卡等一系列实体,本发明则是一种方法,在用户带着身份证确认了自己的信息后,生成实时媒介密匙,来取代那些实体性的卡片,来简洁快捷用户和日常服务终端的互动。
在具体使用上可以采取其中多种混合,从而做到能更好的保障个人信息及财产的安全。
发明内容
首先建立并且应用IPv6作为通讯协议的网络结构。在日常服务系统的终端(比如银行的自动提款机,ATM)应用本发明的相关方法的硬件和软件。
具体过程是:
1用户个人带着自己的身份证去使用在应用了本发明的日常服务系统的终端。
2应用了本发明的日常服务系统的终端,通过信息输入模块采集目标用户的身份证信息,面部信息,虹膜信息和指纹信息等。
2.1当用户选择服务项目涉及较大影响(金额,范围等由服务商判定时情况)时,要求用户输入密码,或者通过手机接收验证码。
2.2当用户需求的服务非常敏感时,可以通过血液采集验证DNA信息。
3当验证成功后将相关信息生成一个实时媒介密匙,并且上传到服务商的相关数据资料库中。
4实时媒介密匙充当类似银行卡这样联系用户与银行服务端的效果,然后开始用户和日常服务终端的互动。
5当用户结束互动销毁实时媒介密匙,同时生成新的信息密匙(如:用户互动的详细信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功能模块原理图。
在图1中,包含以下核心模块:(1)信息输入模块,(2)信息采集模块,(3)显示模块,(4)实时密匙编译模块,(5)形成媒介性密匙链接模块,(6)信息通讯模块,(7)信息记录备份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日常服务系统的终端通过信息输入模块(1)加上显示模块(3)来完成和用户的互动,使用信息采集模块(2)来采集信息。
在验证成功后通过实时密匙编译模块(4)来生成实时媒介密匙。
此后以形成媒介性密匙链接模块(5)作为媒介凭证和信息通讯模块(6)链接服务,以此来进入服务端系统开始人机交互。
最后通过信息记录备份模块(7)将相关信息上传至相关数据资料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栋涛,未经付栋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5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站注册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独立使用的指纹USB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