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冷却结构的超薄板坯结晶器铜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5764.3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朱书成;廖春谊;赵家亮;王希彬;辛文科;周彦峰;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55 | 分类号: | B22D11/055;B22D11/059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45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冷却 结构 薄板 结晶器 铜板 | ||
本发明属于连铸机结晶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复合冷却结构的超薄板坯结晶器铜板,包括正面为工作面、背面为冷却面的铜板主体,在背面且在弯月面区域的下部设置多个冷却水槽,在背面且在弯月面区域设置多个冷却水孔,冷却水孔的中心线平行于铜板正面,冷却水孔的中心线与冷却水道中心线距离所述正面距离相等,在冷却水孔和冷却水槽交界位置设置连通二者的横槽,冷却水孔的数量多于所述冷却水槽的数量,且冷却水孔为等间距设置。本结构设计既能满足水槽易加工的特点,同时又能避免液态钢水在弯月面区域及初生坯壳的区域内冷却不均匀现象,导致钢坯带来裂纹等缺陷的发生,使坯壳在弯月面区域形成和生长的更均匀,钢坯质量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铸机结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冷却结构的超薄板坯结晶器铜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国内外的冶金技术,特别是大型钢铁企业通过对设备的改进和管理方法的完善,已可生产出高合金、高品质、高裂纹敏感性的钢种,尤其是大断面铸坯连铸技术的发展,使得钢材的压缩比增加、钢材的产品质量得以快速提高,其中铸坯在连铸机结晶器内成型时需要进行冷却,该过程需要使用带冷却水槽的结晶器铜板。
其中,超薄板坯结晶器铜板通常有两种冷却型式,一种是全水槽结构,但因水槽面要设置与水箱拉合的螺纹孔,由于螺纹孔所在的筋板要有一定宽度,这就导致冷却水槽的间距呈现不均匀现象,为弥补这一现象,就在螺纹孔所在的筋板上增加了相应的冷却水孔;另一种是全水孔结构,这种水孔加工,从铜板下口一直钻到铜板上口;上述两种铜板的结构设计都存在水孔加工难度大,废品率较高的问题,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公告号为CN202155493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薄板坯连铸机结晶器宽面铜板冷却结构,包括宽面铜板,宽面铜板上设置冷却水道,所述冷却水道呈非均匀分布,其中,在钢水活跃的上回流区域冷却水道间距为16-21毫米,其它部位冷却水道间距为17-23毫米。该结构针对目前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宽面铜板冷却结构不合理,导致宽面铜板及铸坯温度冷却不均、易造成铜板裂纹严重、寿命低、铸坯质量缺陷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对结晶器宽面铜板冷却水道进行了优化设计,其冷却水道直径减小、数量增加,并且根据钢水温度分布情况进行合理分布,有效改善结晶器宽面冷却强度,改善结晶器宽面温度分布,减少结晶器铜板表面温度差,提高铸坯质量。
授权公告号CN102581239 B公开一种用于高效板坯连铸机的结晶器宽面铜板,包括宽面铜板本体及其上的若干列螺钉孔,宽面铜板本体的冷面设有冷却水槽,所述冷却水槽包括深度不同的深水槽和浅水槽;在相邻两列螺钉孔之间,两条深水槽靠近螺钉孔对称设置,两条浅水槽靠近两列螺钉孔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深水槽的中心线距其最近一列螺钉孔的中心线距离为16~18mm,所述浅水槽的中心线距其最近深水槽的中心线距离为16~20mm。
上述两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同样存在水孔加工难度大、废品率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冷却结构的超薄板坯结晶器铜板,本结构设计既能满足水槽易加工的特点,同时又能避免液态钢水在弯月面区域及初生坯壳的区域内冷却不均匀现象,导致钢坯带来裂纹等缺陷的发生,使坯壳在弯月面区域形成和生长的更均匀,钢坯质量更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西峡龙成特种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57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