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收式制冷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6844.0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6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边美廷;石崎修司;池田弘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5B15/00 | 分类号: | F25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制冷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收式制冷机,特别涉及正确地判断机内真空度的降低原因的吸收式制冷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已知有包括高温再生器、低温再生器、蒸发器、冷凝器和吸收器,将上述部件配管连接而各自形成吸收液和制冷剂的循环路径的吸收式制冷机。吸收式制冷机例如用于办公楼的中央空调等。
在这样的吸收式制冷机中,为了进行制冷剂的蒸发而成为真空装置。因此,需要快速地检测来自外部的大气的泄漏、在机内产生的氢气等不冷凝气体的异常产生,迅速地采取必要的对策。
为此,现有技术中,例如公开了分别求取吸收器中的吸收液、冷却水间的对数平均温度差和将不冷凝气体导出后的储存室的压力,当上述两者的值任一者超过预先设定的规定值时,从异常检测装置输出表示真空异常的异常信号而使警报装置动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6-1598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一般来说,吸收式制冷机的真空度的降低根据储存罐的压力变化进行判断。而储存罐的真空度的降低除了真空泄漏以外,还会在冷却水管内的污染、吸收器中不冷凝气体增加而导致的抽气性能不足、抑制剂(腐蚀抑制剂)的浓度降低时发生。
在这样真空度降低的情况下,由于可以认为有多种原因,所以即使像现有技术那样求出了对数平均温度差和储存室的压力,也无法从上述原因中正确判断出发生了抑制剂的浓度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正确地判断抑制剂的浓度降低的吸收式制冷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式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再生器、低温再生器、蒸发器、冷凝器和吸收器,将它们用配管连接而分别形成吸收液和制冷剂的循环路径,其中上述吸收式制冷机包括抽气装置、检测上述抽气装置的储存罐的内部压力的罐压力传感器、和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在上述储存罐的内部压力的变化在规定范围且上述储存罐的内部压力变化的斜率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不进行吸收液的采样地判断抑制剂浓度和抑制剂浓度的降低趋势。
由此,在判断为储存罐的内部压力的变化在规定范围且储存罐的内部压力变化的斜率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利用报知部进行表示抑制剂浓度发生降低的预测报告,所以通过判断储存罐的内部压力变化的斜率,能够正确地判断抑制剂的浓度降低、有可能大量产生不冷凝气体,在储存罐的压力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正确判断是抑制剂浓度的降低导致的压力变化、还是真空泄漏导致的压力变化。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上述控制装置在判断为上述储存罐的内部压力的变化在规定范围且上述储存罐的内部压力变化的斜率在规定值以下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利用报知部发出表示抑制剂浓度发生降低的预报。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上述控制装置在判断为上述储存罐的内部压力变化的斜率比规定值大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以解除表示抑制剂浓度发生降低的预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判断储存罐的内部压力变化的斜率,能够正确地判断抑制剂的浓度降低、有可能大量产生不冷凝气体,在储存罐的压力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能够正确判断是抑制剂浓度的降低导致的压力变化、还是真空泄漏导致的压力变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制冷机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吸收式制冷机的外观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储存罐的内部压力和内部压力的变化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动作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蒸发器
2 吸收器
4 气体燃烧器(加热机构)
5 高温再生器
6 低温再生器
7 冷凝器
12 低温热交换器
13 高温热交换器
14 冷水管
15 冷却水管
16 排温水供给管
21 稀吸收液管
45 稀吸收液泵
47 浓吸收液泵
48 制冷剂泵
50 控制器
51 控制装置
52 存储器
53 计时器
55 报知部
70 抽气装置
71 储存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6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复叠三温变容量输出制冷系统
- 下一篇: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