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电网孤岛运行的防止启动冲击电流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7158.5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9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钱苏晋;丁涌;张继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恒泰能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H02J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网 孤岛 运行 防止 启动 冲击 电流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电网孤岛运行的防止启动冲击电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公共电网状态监测单元、微电网系统状态监测单元、微电网控制器、负载控制器、电力电子设备、旁路断路器、电力电子设备状态监测单元、电力电子设备驱动单元、旁路断路器状态监测单元和旁路断路器驱动单元;
所述公共电网状态监测单元和所述微电网系统状态监测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微电网控制器的输入端和所述负载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微电网控制器和所述负载控制器之间双向连接;
在微电网系统中,每个负载的前端均串联有一个独立的所述电力电子设备,所述电力电子设备均并联有一个独立的所述旁路断路器;所述电力电子设备状态监测单元的状态采集端与所述电力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电力电子设备状态监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旁路断路器状态监测单元的状态采集端与所述旁路断路器连接,所述旁路断路器状态监测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电力电子设备驱动单元与所述电力电子设备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负载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通过所述旁路断路器驱动单元与所述旁路断路器的控制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电网孤岛运行的防止启动冲击电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电子设备为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电网孤岛运行的防止启动冲击电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网状态监测单元包括:公共电网输入电压采集单元和公共电网输入电流采集单元;所述微电网系统状态监测单元包括:微电网系统电压采集单元、微电网系统电流采集单元、微电网系统有功功率采集单元、微电网系统无功功率采集单元、各个分布式发电源的状态采集单元以及各个负载支路的工况参数采集单元。
4.一种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电网孤岛运行的防止启动冲击电流的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公共电网状态监测单元实时监测公共电网状态,并实时将公共电网状态分别上传给微电网控制器和负载控制器;
步骤2,微电网控制器根据所述公共电网状态,实时判断是否发生公共电网失电的情况,如果没有发生,返回步骤1,继续对公共电网状态进行监测;如果发生,则执行步骤3;
步骤3,微电网控制器基于系统配置判断是否执行微电网控制策略,如果是,则执行步骤4;否则,执行步骤5;
步骤4,微电网控制器通过微电网系统的储能PCS的V/F运行策略稳定微电网系统的电压频率,使微电网系统转入孤岛运行模式;同时,微电网控制器向负载控制器下发控制指令,命令其运行防止大电流冲击的防冲击模式;然后执行步骤5;
步骤5,负载控制器运行防冲击模式,具体方法包括:
步骤5.1,负载控制器首先切除掉在并网状态时,非工作状态的负载;
步骤5.2,对于待启动的负载,负载控制器通过旁路断路器驱动单元切断对应的旁路断路器,然后,负载控制器通过电力电子设备驱动单元柔性导通对应的电力电子设备,使负载柔性启动;
步骤5.3,在负载柔性启动成功后,负载控制器通过旁路断路器驱动单元导通对应的旁路断路器,使对应的电力电子设备被旁路,进而使负载正常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微电网孤岛运行的防止启动冲击电流的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微电网控制器通过微电网系统的储能PCS的V/F运行策略稳定微电网系统的电压频率,使微电网系统转入孤岛运行模式,具体为:
微电网控制器对各个分布式发电源、储能模块及运行负载的实时功率进行实时监测,分布式发电源与运行负载的实时功率形成反馈闭环调节,微电网控制器运算得出功率调节参数值,进而基于功率调节参数值协调储能模块的功率矢量,最终稳定微电网系统的电压频率,使微电网系统转入孤岛运行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恒泰能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恒泰能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715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见光和近红外LED光源
- 下一篇:LED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