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液晶电视的电视画面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7479.5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3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翟让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G09G3/3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吴中伟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液晶电视 电视 画面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视画面处理领域,特别涉及LED液晶电视的电视画面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统计,2015年中国电视机销量为4600万台,其中99%是LED背光源液晶电视。LED灯珠发光原理是:在蓝色LED芯片上涂敷能被蓝光激发的黄色荧光粉,芯片发出的蓝光与荧光粉发出的黄光互补形成白光。构成LED灯珠的晶片材料、固晶底胶、荧光粉、支架等在长时间高温工作后性能老化,发光效率降低,产生光衰现象。根据测试,电视机在观看1.5万小时后亮度衰减30%,3万小时后后亮度衰减50%以上;同时LED发光的色温会随工作时间而升高,可达到至初始值的1.5至2倍。另外,构成液晶屏幕的O/C玻璃的色温与环境温度变化成正比关系,温度每升高10℃其色温变高5%左右,导致四季之间电视屏幕的色温有较大差异。以上问题普遍存在于液晶电视上,严重影响电视的画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液晶电视的电视画面处理方法,提升电视画面的画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LED液晶电视的电视画面处理方法,包括亮度补偿、色偏补偿及色温调节;
亮度补偿的时候,将控制LED背光亮度的初始PWM信号占空比设置为小于100%,随着观看时间增加,机芯持续记录电视的观看时间,并根据LED灯珠的光衰变化曲线,逐步提高控制LED背光亮度的PWM信号占空比,来补偿LED灯珠光衰的亮度损失。
色偏补偿的时候,随着电视观看时间增长,通过提升画质标准模式下的红色和绿色参数,降低画质标准模式下的蓝色参数,来补偿LED背光的色偏曲线。
色温调节的时候,在连接网络情况下机芯自动获取服务器中的实时温度,将实时温度与基准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画质标准模式下的红色、绿色、蓝色参数来实现色温调节。
进一步的,亮度补偿的时候,将控制LED背光的亮度的初始PWM信号占空比设置为70%。
进一步的,色温调节的时候,实时温度与基准温度的差值每变化10℃正比例调节电视色温5%的幅度。
进一步的,所述基准温度为20℃。
进一步的,当实时温度在0至40℃的范围以外,则不进行色温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让液晶电视机在有效生命周期内维持亮度、色温稳定,不需要自增硬件设备,在机芯系统软件中加入LED灯珠光衰曲线、色偏曲线和温度检测,并进行相应光衰和色偏补偿。技术上容易实现,有效弥补了目前LED背光电视普遍存在的光衰和色偏缺点,保持液晶电视的画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LED电视的光衰曲线图;
图2为本发明电灯PWM信号占空比补充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经过亮度补偿后的亮度曲线图;
图4为LED电视的色偏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的色偏补偿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经过色偏补偿后的色温曲线图。
图中编号:L1为红色补偿曲线,L2为绿色补偿曲线,L3为蓝色色偏补偿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LED电视存在以下技术现状:
1、各型号LED背光源的灯珠材料和工艺基本相同,它们的色衰、色偏曲线基本一致;
2、LED背光源液晶电视通过信号板CPU输出PWM信号占空比的大小来调节亮度比例,一般在10%至100%之间调节,电视亮度比例由PWM占空比的大小决定;
3、液晶电视的画质调试中“红色、绿色、蓝色”三色的组合可以调节画面的色温;
4、电视机芯可以对观看时间进行记录,还可以获取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数据。
实施例综合以上情况,利用PWM占空比来自动补偿LED灯珠亮度衰减,利用“红色、绿色、蓝色”来补偿色温偏差。
实施例提供一种LED液晶电视的电视画面处理方法,包括亮度补偿、色偏补偿及色温调节。以下进行分类说明。
一、亮度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74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