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瓣周漏封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7627.3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3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曹进;肖建华;王昂;黄奕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启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龚元元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瓣周漏 封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瓣周漏封堵器。
背景技术
瓣周漏(perivalvular leakage PVL)是心脏瓣膜置换后特有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5%,是最常见的换瓣后再手术原因。国外资料报道二尖瓣发生瓣周漏的比例高于主动脉瓣(12.6%>2.3%),很少发生在三尖瓣和肺动脉瓣。是否生物瓣的瓣周漏发生率高于机械瓣膜目前仍有争论。瓣周漏发生的原因为主要是手术损伤瓣环,导致瓣环和缝环愈合不良。其次为炎症引起缝线撕裂。轻微PVL没有临床症状,反流较明显时表现为乏力、头晕、发热等,在相应的听诊区有特有的杂音。另外还有部分患者会有溶血性贫血及功能不全的表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在手术后就立即出现,也可能会在手术后数年出现。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封堵效果优异的瓣周漏封堵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堵效果优异的瓣周漏封堵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瓣周漏封堵器,包括可收缩和舒张的记忆合金材质的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封堵主体和与封堵主体相连的并分设在封堵主体两侧的瓣体,所述的封堵主体和瓣体之间通过连接段,所述的瓣体和封堵主体内均设置有阻流膜,所述的瓣体和封堵主体的形状均为椭圆柱形,所述的瓣体垂直于轴线的剖面的长径长于所述的封堵主体垂直于轴线的剖面的长径。
在上述的瓣周漏封堵器中,所述的瓣体垂直于轴线的剖面的短径等于所述的封堵主体垂直于轴线的剖面的短径。
在上述的瓣周漏封堵器中,至少一个瓣体的外侧面设有连接头,所述的连接头内设有内螺纹。
在上述的瓣周漏封堵器中,所述的连接段采用记忆合金丝线编织而成,连接段的编织密度大于封堵主体和瓣体的编织密度。具体来说,所述的连接段的编织密度大于200PPI,连接段的编织密度是封堵主体和瓣体的编织密度5倍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封堵主体和瓣体通过连接段连接,连接段的作用在于,将封堵主体和瓣体连接在一起防止两者过度分离,同时隔绝了封堵主体和瓣体之间的力的传递,避免封堵主体变形导致的瓣体位移。
通过上述三者配合,可以让封堵主体和瓣体各自起到独立的封堵效果,封堵主体作为封堵的主要组件,起到主要的封堵作用,瓣体进一步提高封堵密封性,在封堵主体不能有效密封的情况下提供辅助密封的作用,同时,连接段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予以隔离,提高封堵主体和瓣体的封堵独立性,进而达到提高整体密封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本连接段的编织密度大于封堵主体和瓣体的编织密度,特别是其编制密度达到(请补充)时,起到优异的牵扯回弹和作用力隔绝的效果,进一步提高封堵主体和瓣体的封堵独立性和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在舒张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在舒张状态下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舒张状态下的立体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和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瓣周漏封堵器,包括可收缩和舒张的记忆合金材质的本体,所述的本体包括封堵主体2和与封堵主体2相连的并分设在封堵主体2两侧的瓣体4,所述的封堵主体2和瓣体4之间通过连接段1,所述的瓣体4和封堵主体2内均设置有阻流膜3,所述的瓣体4和封堵主体2的形状均为椭圆柱形,在舒张状态下,所述的瓣体4垂直于轴线的剖面的长径长于所述的封堵主体2垂直于轴线的剖面的长径。该长径的设置的优势在于可以让瓣体4起到辅助密封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段1、封堵主体2和瓣体4是一体成型的。
本发明将封堵主体2和瓣体4通过连接段1连接,连接段1的作用在于,将封堵主体2和瓣体4连接在一起防止两者过度分离,同时隔绝了封堵主体2和瓣体4之间的力的传递,避免封堵主体2变形导致的瓣体位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启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启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7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尿管软镜注水装置
- 下一篇:前列腺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