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7957.2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0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倍;陈文荣;蒋焕梧;孙代育;冯源源;李攀;王兰;林安宏;李淑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尔工业材料(廊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C23F1/20;C23F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薛晓伟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基 树脂复合材料 基材表面 酸蚀 微米级孔洞 制备 孔洞 酸性蚀刻液 孔洞扩大 树脂填充 酸性物质 盐类物质 注塑树脂 蚀刻液 基材 碱蚀 | ||
一种铝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铝基基材;对所述铝基基材表面进行酸蚀处理从而形成多个初生孔洞,其中,酸蚀处理的蚀刻液为包含酸性物质与盐类物质的酸性蚀刻液;对酸蚀处理后的所述铝基基材表面进行碱蚀处理将所述多个初生孔洞扩大为微米级孔洞;及在所述铝基基材表面注塑树脂,形成铝基树脂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树脂填充于所述微米级孔洞内。还涉及一种铝基树脂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铝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与树脂构成的复合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等领域。传统的金属与树脂复合产品采用粘合技术制成,即通过粘接剂将各种树脂与镁、铝、不锈钢等金属材料粘接在一起,这种复合产品难以满足各种产品对结合强度、部件精密度、产品复杂度的要求。
目前常见的金属与树脂复合成型技术是将金属件作为嵌件放入注塑模型腔中,再在金属件表面直接注塑树脂形成单一构件。这种方法在注塑过程中将金属件和树脂直接结合成一整体,可以体现各材料的性能优势;但是,金属件和树脂之间的结合强度较低,对金属件外形结构复杂性要求较高,加工难度大。
近年来出现了纳米注塑成型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金属件表面纳米化处理,再采用结晶性树脂组合物作为注树脂直接注塑,使树脂组合物渗入到纳米级微孔内注塑成型,从而得到金属树脂一体化产品。这种方法获得的金属和树脂复合件不仅具有高强度,耐酸碱性、热冲击性好等优点,而且大大降低了对金属件的结构要求。然而,纳米注塑成型技术所使用的胺类化合物为有毒有害物质,不易于环保,并且所使用的树脂仅限于高结晶性树脂,应用范围较窄,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铝基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结合强度较好,加工容易,适用的树脂较为广泛,且加工过程较为环保。
一种铝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提供一铝基基材;对所述铝基基材表面进行酸蚀处理从而形成多个初生孔洞,其中,酸蚀处理的蚀刻液为包含酸性物质与盐类物质的酸性蚀刻液;对酸蚀处理后的所述铝基基材表面进行碱蚀处理将所述多个初生孔洞扩大为微米级孔洞;及在所述铝基基材表面注塑树脂,形成铝基树脂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树脂填充于所述微米级孔洞内。
一种铝基树脂复合材料,包括铝基基材及形成于铝基基材表面的树脂,其中,所述铝基基材表面形成有微米级孔洞,所述树脂填充于所述微米级孔洞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通过对铝或铝合金依次进行酸蚀、碱蚀等处理步骤后,使铝或铝合金表面具有若干个微米级孔洞,将具有微米级孔洞的铝或铝合金放入注塑模中,将树脂注入模具,即得到铝或铝合金与树脂的结合体,从而生产出的铝合金与树脂结合体结合强度高,其相互间结合力大,密封性好,对铝合金外观无不良影响,对环境无污染,适用范围广,不容易出现后续染色容易渗色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方案实施例的铝基树脂复合材料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铝基树脂复合材料 1
基材 2
树脂 3
微米级孔洞 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方案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铝基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1)脱脂处理
提供一铝或铝合金基材,对所述铝或铝合金基材表面进行水洗、脱脂及清洁等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尔工业材料(廊坊)有限公司,未经优尔工业材料(廊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7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