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退化羊草草地补播苜蓿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287962.3 申请日: 2017-04-27
公开(公告)号: CN106879361B 公开(公告)日: 2020-04-14
发明(设计)人: 张英俊;周冀琼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G20/00 分类号: A01G20/00;A01C21/00;A01C1/06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
地址: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退化 草草 苜蓿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退化羊草草地补播苜蓿的方法。本发明使用免耕补播的方式,将苜蓿补播进入天然草地,然后通过定期施肥和刈割的草地管理方式维持苜蓿在天然草地中的比例。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草地补播技术操作简单,且所用的补播、肥料等材料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进行大范围推广。本发明的补播技术不仅提高了退化的羊草草地的生产力和牧草品质,增加了草地土壤中氮素的营养,促进草地生态系统中氮素的利用和循环,而且为维持草地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建立高产稳定的天然草地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推广性及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退化羊草草地补播苜蓿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地生态系统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类型,占国土面积的40.7%,大约为4亿公顷。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放牧制度、盲目开垦、滥行樵采等人为原因,以及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自然因素,导致我国已有90%的草地面积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主要表现在草地生产力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土壤侵蚀加剧,严重制约了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和稳定性。因此,合理有效的对草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和重建成为目前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草地补播是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的一项重要改良措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草地补播是在不破坏或尽量少破坏原有植被的前提下,在天然草地中播种一些适应当地自然条件、营养价值高的优质牧草,从而实现增加草地的植被多样性和草地的覆盖度,最终提高的生产力和品质。众所周知,氮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也是限制草地生态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中氮素的缺失极大地影响着草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自工业革命以后,为了提高氮素含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对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1960年至2000年,氮肥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施用量增加了8倍,但是仅有不足40%的氮肥被植物吸收同化,低的氮素利用效率不仅造成了经济浪费,而且极大的干扰了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成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驱动因子。大量的氮肥添加实验证明,氮富集通过增加一些功能群或物种的快速生长,影响植被之间的竞争关系,从而排挤掉一些生长速率较低且对光照和养分竞争能力较弱的物种。另外,氮富集容易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本土种的丢失,从而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进程。相比于无机氮肥的施加,在有效氮素匮乏的草地生态系统中补播豆科牧草不仅可以提高草地的生产力,而且可以促进植被的氮素利用效率,帮助解决过量使用无机氮肥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豆科牧草因为其共生固氮的特性,所固定的氮素不仅能满足自身的生长需求,还能通过根部或根瘤降解等方式为土壤氮库输入氮素,从而为其他非固氮植物提供养分。

由于缺乏适应性强的豆科牧草种质资源和适当的草地管理措施,补播的豆科牧草存在竞争力弱、扩散困难、难以在天然草地长期维持等问题,无论是从农艺管理或是生态恢复的角度出发,天然草原都很难在自然状况下长期维持较高的豆科比例,严重制约了利用补播豆科恢复退化草地进程的。野生黄花苜蓿和紫花苜蓿WL168属于根蘖型苜蓿,由于其发达的匍匐根系,具有抗寒抗旱、耐践踏、耐牧等优势。特别是黄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野生豆科牧草,广泛分布于欧、亚两洲,同时在我国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等地有大面积的野生分布,适宜在寒冷、干旱地区生长,是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天然草地补播的首选优良豆科牧草。但是,国内现有对黄花苜蓿的研究多集中在种子资源的栽培驯化方面,鲜有对黄花苜蓿补播效果方面的报道。而国外对苜蓿补播的研究报道,苜蓿在补播后适应性弱,受到草地原生植被的竞争抑制,因为无法有效的从竞争中获取生长所需的养分和光照,补播的苜蓿常常在第二年就受到原生植被的竞争排除,无法在天然草原中长期维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退化草地补播苜蓿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退化草地补播苜蓿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退化草地上播种苜蓿种子,所述播种后还包括施肥和刈割的步骤。

上述方法中,所述施肥为施磷肥。

上述方法中,所述磷肥的施用量为32kg/公顷/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7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