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促生长及强免疫的禽用中药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88598.2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3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娟;罗艺晨;黎敏;尹航;潘丽琴;孙菲菲;曾晓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752 | 分类号: | A61K36/752;A61P37/04;A6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长 免疫 中药 生物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促生长及强免疫的禽用中药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禽用中药生物制剂由蒲公英、金银花、连翘、陈皮、厚皮和甘草组成的中药组合物经过微生物发酵制备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禽用中药生物制剂含有蒲公英、金银花、连翘、陈皮、厚朴和甘草,通过微生物发酵后使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升高,更容易吸收,药效更充分;本发明为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长期使用不会产生抗药性;本发明采用的微生物发酵法,反应条件温和,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中药有效成分免遭破坏,同时,可使某些有效成分含量增加及产生新的药物成分,从而提高药物疗效、扩大适应症、减少服用剂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促生长及强免疫的禽用中药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养鸡业规模化、集约化的迅速发展,各种疾病也常有发生,兽药的使用也日益频繁。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被广泛的应用于动物生产,但同时也带来很多问题,例如耐药性的产生,畜禽产品中的抗生素残留,引起畜禽体内正常菌群失调等负面效应。雏鸡一般为7周龄以下的鸡,具有体温调节机制不健全、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抵抗力弱,敏感性强等的生理特点。抵抗能力弱使雏鸡容易外邪入侵机体,从而导致发病。常见的一些细菌病如大肠杆菌病、鸡白痢等,严重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适应消费者的需求,中药养鸡技术应运而生。中药不仅有预防治疗疾病、提高免疫及促生长发育等作用,而且相对于西药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无残留、成本低。相关研究显示,合理开发利用中草药资源,用中药逐步取代常规的抗生素、促生长素和化学药物添加剂,对降低兽药残留,发展绿色养鸡业具有的生素、促生长素和化学药物添加剂,对降低兽药残留,发展绿色养鸡业具有的广阔的前景。中草药、酶制剂与益生素在动物生产方面的应用被人们预言为取代抗生素的必然之路。如果利用一些有益的微生物通过发酵中草药而制得集“中草药、酶制剂、益生素”与一体的产品将会更有力地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中药发酵历史悠久,早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国人民即已学会利用发酵技术来酿酒,其后又相继用来生产酱、醋、豆豉等食品。20世纪80年代现代生物技术开始被运用到发酵中,从现代科学角度探索发酵炮制的工艺及其机制,是一种典型的生物转化过程。现代中药发酵技术,又称中药生物转化技术,是在继承传统中药发酵炮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微生态学、生物工程学、发酵工程技术等学科,形成的中药现代化制药新技术。植物中草药的细胞有细胞壁,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份有纤维、蛋白质等,常规的一些提取方法难以将其破坏,细胞里面的活性成分难以溶出,从而使中草药的有效成分提取不充分,提取率低。微生物发酵能产生各种酶类物质,如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等,可以破坏植物细胞壁,从而使细胞内活性成分大量析出,提高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促生长及强免疫的禽用中药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利用微生物发酵提高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率,促进畜禽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实现传统中药方剂与现代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促生长及强免疫的禽用中药生物制剂,关键在于中药组合物经过微生物发酵制备而成;
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组成:蒲公英2~6份,金银花2~5份,连翘2~5份,陈皮1~5份,厚皮1~5份,甘草1~5份。
优选的,所述原料的质量份数为:蒲公英4份,金银花3份,连翘3份,陈皮2份,厚朴2份,甘草3份。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为枯草芽孢杆菌。
一种促生长及强免疫的禽用中药生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关键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制备中药培养基:将蒲公英、金银花、连翘、陈皮、厚皮和甘草分别经过筛选、清洗、干燥后混合,得到中药混合物,将中药混合物粉碎成药材细粉,将所述药材细粉中加入蒸馏水,得到所述中药培养基;
步骤二、活化微生物:将微生物置于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培养,然后经过两次传代,得到所述活化微生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8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