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腕式可穿戴装置亮屏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89767.4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5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刘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W5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51 | 代理人: | 郭桂峰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腕式可 穿戴 装置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腕式可穿戴装置亮屏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各种智能穿戴式设备也越来越流行,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已日渐流行。现有的智能可穿戴设备的点亮屏幕方法一般都是需要人为按键等操作,但在智能设备上这样的操作很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并且在很多情况下,用户不方便用另一只手来操作按键。
或是不管哪种情况或场景下,只采用单一的数值大小是否达到阈值来作为亮屏的判断条件,容易造成误判,使得很多用户在不需要看屏幕的情况下屏幕也被点亮,导致智能设备电量消耗过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腕式可穿戴装置亮屏控制方法及系统,不需要人为去按键亮屏,能够智能地识别用户是否在看屏幕,并在确定用户观察屏幕的时候点亮屏幕,判断准确,节省了电量。
本发明一种智能腕式可穿戴装置亮屏控制方法,包括:
S100采集可穿戴装置的运动数据;
S200判断所述运动数据是否在预设的参考数据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300;
S300控制所述可穿戴装置亮屏。
判断采集的运动数据是否在预设的参考数据范围,相对于简单的只看数据大小是否超过阈值就判断是否亮屏,准确率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装置的运动数据包括:所述可穿戴装置在空间X、Y、Z轴的加速度数据、和/或所述所述可穿戴装置在空间X、Y、Z轴的角速度数据、及角度变化数据。
引入了空间X、Y、Z轴坐标,使得获取的运动数据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从而对用户的动作识别更为准确,判断也会更加精准,减少了误判的可能性,避免了不必要的亮屏情况,节省了电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0包括:
S110采集所述可穿戴装置在空间X、Y、Z轴的加速度数据并进行存储;
S120根据所述可穿戴装置在空间X、Y、Z轴的加速度数据,判断用户是否处于运动状态,若是,则进入步骤S130,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140;
S130启动滤波功能,以便滤除运动数据中的干扰数据;
S140采集所述可穿戴装置在空间X、Y、Z轴的角速度数据、及角度变化数据。
区分了用户的不同状态(运动/静止),针对用户的运动状态做出了相应的数据处理,减少了干扰,提高了运动数据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亮屏判断的正确率。这里的运动状态主要是指跑步或走路等,根据采集的当前的加速度数据与存储的之前的加速度数据结合分析比较,判断用户是否处于运动状态。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S050判断所述可穿戴装置当前是否处于休息模式,所述可穿戴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休息模式和日常模式;若是,则进入步骤S140,否则进入步骤S110;
不同的场景下对应了不同的控制工作模式,由于用户在休息时一般处于静止状态,因此可不必进行用户的运动状态的判断了。只需要采集可穿戴装置的角速度、角度变化数据进行亮屏判断即可,即:
所述步骤S200包括步骤:
S210根据所述可穿戴装置当前的工作模式,判断所述可穿戴装置在空间X、Y、Z轴的角速度、角度变化数据是否在相应模式下的预设的参考数据范围内,若是,则进入步骤S300。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050之前还包括步骤:
S020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的休息时间段,若是,则控制所述可穿戴装置处于休息模式,调整所述预设的参考数据范围,若否则控制所述可穿戴装置处于日常模式。
讲用户预设的作息时间来作为判断标准,根据判断结果选用不同的工作模式,从而实现了不同的时间段对应有不同的工作模式,更加智能和省电。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020包括步骤:
S021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预设的休息时间段,若是,则进入步骤S023,若否则进入步骤S022;
S022控制所述可穿戴装置处于日常模式,进入步骤S110;
S023采集用户的体征数据,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若是,则进入步骤S024,否则进入步骤S022;
S024控制所述可穿戴装置处于休息模式,进入步骤S140。
通过采集体征数据,进一步判断用户是否处于睡眠状态,从而决定是否启用休息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897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