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质硫化铅精矿的低温常压快速浸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0956.3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7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丰奇成;文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13/00 | 分类号: | C22B13/00;C22B3/16;C25C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铅 精矿 低温 常压 快速 浸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质硫化铅精矿的低温常压快速浸出方法,属于选矿冶金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硅质硫化铅精矿磨细至其中硅质脉石矿物88%以上单体解离得到硅质硫化铅精矿粉;在温度为50~70℃条件下,将硅质硫化铅精矿粉加入到甲基磺酸水溶液中,再通入臭氧、加入过氧化氢得到矿浆液,矿浆液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浸出15~30min,可实现硅质硫化铅精矿的高效、快速浸出,为后续工艺提供优质原料。本发明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浸出速度快、浸出成本低、浸出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质硫化铅精矿的低温常压快速浸出方法,属于选矿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铅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从世界范围来看,铅冶炼一直以硫化铅矿物为原料,其中工业上大部分的铅产量源自方铅矿。通常,硫化铅矿物需经浮选法富集得到高品位的铅精矿,然后进行铅冶炼。然而,由于复杂的矿物学特性,硫化铅精矿中会存在含量不等的硅质脉石矿物,这些杂质矿物的存在对后续的处理过程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火法冶炼是从硫化铅精矿中提取铅金属的常用技术,其中以烧结-鼓风炉传统冶炼工艺为主。但火法炼铅存在工艺流程复杂,能耗高、劳动强度大等缺点,而火法炼铅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铅尘,对环境污染严重。湿法冶金具有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金属回收率高等优势,但传统的硫酸、盐酸和硝酸不适合浸出铅,因为硫酸和盐酸与铅矿物作用后会生成硫酸铅和氯化铅沉淀,而硝酸与铅矿物反应生成的硝酸铅不稳定;同时,硫化铅精矿中含有硅质脉石矿物,也不适合碱浸法。氯化-熔盐电解、氯盐浸出-水溶液电解、固相转化-浮选除杂-饱和氯化铅溶液电解等工艺被用来湿法炼铅,但仍存在工艺流程长、投资大、能耗高、效益不理想等缺点。有研究提出,可通过在硫化铅矿浆溶液中加入强氧化剂,如二氧化锰、三价铁离子、次氯酸盐、氯酸盐等,与硫化铅矿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铅离子转移到溶液中,但该法使用的氧化剂成本较高,且残留于浸出液中的氧化剂组分对后续的萃取、电积工艺不利。
申请号为92109710.7的用硅氟酸从硫化铅精矿浸取铅的工艺,针对选矿法获得的硫化铅精矿,采用硅氟酸为浸出剂,二氧化锰为助浸剂,在固液比为1∶2~10,温度为50℃~100℃,浸出时间为2小时的条件下,铅的浸出率可达85%。 但硅氟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成本较高,且不稳定,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同时使用的二氧化锰会导致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锰离子,增加后续工艺的处理难度。
申请号为200910226744.4的方铅矿湿法浸出的方法,是以臭氧和过氧化氢为氧化剂、三氯化铁为辅助氧化剂、氯化钠为浸出剂,在浸出温度为95±10℃,浸出时间为100~180分钟,方铅矿、臭氧、过氧化氢、氯化钠、三氯化铁的重量配比为20∶6∶1.6∶10∶2的条件下对方铅矿进行浸出,所获浸出率大于90%。虽然该法能够获得较高的浸出率,但浸出温度较高,浸出时间较长,且浸出剂的用量较大,故浸出成本较高。
因此,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对铅金属的需要,降低铅的对外依存度,同时满足环保要求,亟待开发高效、低能、清洁的铅浸取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硅质硫化铅精矿的低温常压快速浸出方法,该方法针对硅质硫化铅精矿,采用臭氧和过氧化氢来氧化硫化铅矿物,使其在常压低温条件下实现高效、快速浸出。
一种硅质硫化铅精矿的低温常压快速浸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硅质硫化铅精矿磨细至其中硅质脉石矿物88%以上单体解离得到硅质硫化铅精矿粉;
(2)在温度为50~70℃条件下,将步骤(1)所得硅质硫化铅精矿粉加入到浸出剂中,再通入臭氧、加入过氧化氢得到矿浆液,矿浆液在搅拌条件下进行浸出15~30min得到浸出液和浸出渣,其中浸出剂为甲基磺酸水溶液;
(3)浸出液进行萃取、电积回收金属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09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电解残极连续装炉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短流程炼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