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电解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1891.4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06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松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8 | 分类号: | H01G9/08;H01G9/048;H01G9/055 |
代理公司: | 南京艾普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97 | 代理人: | 陆明耀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电解电容器 | ||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高性能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盖板,电芯,还包括设置在电解电容器的壳体开口处的密封胶层,在电解电容器盖板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密封胶层形状匹配的凹槽,所述盖板顶部设置有活动卡钩,所述活动卡钩与所述壳体的凹槽配接;夹持电芯的电芯压片;其中,所述电芯设计成扁平状,其数量为复数个;所述电芯包括有正极箔片、铆接于正极箔片上的正极耳、负极箔片、铆接于负极箔片上的负极耳、以及电解纸。本发明通过提供新的密封结构和电芯结构,从而较传统铝电解电容器的性能高,安全可靠。密封结构采用密封胶层和活动卡钩,能够增加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方式制造的铝电解电容器由于卷绕技术与封装技术的限制,已知最大单体尺寸为φ100mm×H260mm,400VDC时最大电容量上限为22000UF。铝电解电容器体积越大,散热就成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铝电解电容器发热是由于自身阻抗功率发热和漏电电流引起电化学发热。目前这两个问题在铝电解电容器中实际存在。理论上一个功能完好的铝电解电容器,寿命长短直接的原因由于高温使电极板电化学过程加快,缩短电极板极化时间。
现有技术中,所有大型铝电解电容器制作都为圆柱体形貌,圆柱直径过大时热阻很大,散热不科学,中心容易过热造成电容的局部寿命热衰竭,如中国专利第201020269753.X公开的电容器,其设计成圆柱体形貌,包括有实心结构的电芯以及包覆电芯的铝壳,其散热面积以及散热功能不好,电容器发热电芯膨胀容易发生危险。发热是电解电容器使用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而现有技术中的圆柱体形貌铝电解电容器散热性差,圆柱式电容直径越大越不安全,目前应对的方法是通过提高正箔耐压,改良电解液高温稳定性以进行改善,然而,这些方法在一定上提高了产品的成本,并且效果并不理想。
另外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电解电容器的由于散热不畅很容易知道结构老化和损坏,导致盖板和壳体之间的气密性变差,影响电容器的稳定性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既能够防止漏液又能够有效提高稳定性的电解电容器。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高性能电解电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方安装有盖板,所述壳体内设有电芯,所述电芯通过正极引箔条和负极引箔条分别与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相通,所述正负极接线端子可通过熔接端子固定在所述盖板上,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正负极接线端子相配合的配接孔,
还包括,密封胶层设置在电解电容器的壳体开口处,在电解电容器盖板边缘设置有与所述密封胶层形状匹配的凹槽,所述盖板顶部设置有活动卡钩,所述活动卡钩与所述壳体的凹槽配接;
用于夹持电芯的电芯压片;其中,所述电芯设计成扁平状,其数量为复数个;所述电芯包括有正极箔片、铆接于正极箔片上的正极耳、负极箔片、铆接于负极箔片上的负极耳、以及电解纸。
优选的:所述正极箔片为独立的单片设计,其形状与扁平电芯的结构相适配,一个电芯包括有复数片独立的正极箔片,该正极箔片采用多片叠层并独立引出正极极耳。
优选的:所述负极箔片以及电解纸均为长条片状设计,一个电芯仅包括有一长条片负极箔片以及一层以上长条片电解纸。
优选的:所述电芯设计有1对以上电极引出条,电芯结构采用平面叠层片式设计,该平面叠层片式系采用负极箔片与电解纸连续卷绕,而正极箔片则平行叠进负极箔片与电解纸形成的连续包围中。
优选的:所述密封胶层在轴向上包括三段,第一段为从壳体边缘向壳体中心向壳体底部倾斜的斜坡;第二段为平行于所述壳体底部且向所述壳体中心突出的凸台;第三段为垂直于所述壳体侧壁设置的凸台。
优选的:所述密封胶层为环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第一端均位于所述壳体侧壁的中心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松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松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1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