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特厚板淬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2039.9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82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郝建伟;胡典章;陈曦;周西康;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C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板 淬火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厚板淬火装置,包括:移动台架(1)、翻转台架(2)、移动驱动机构和转动驱动机构,移动台架(1)与翻转台架(2)上下层叠设置,翻转台架(2)在转动的过程中,移动台架(1)能够随翻转台架(2)同步转动;移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移动台架(1)沿垂直于移动台架(1)与翻转台架(2)的层叠方向移动,转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翻转台架(2)转动。该特厚板淬火装置设置采用液压驱动方式,可实现大扭矩、低速、平稳的工作。在整个淬火过程中,依靠钢板自重进入淬火池中,无须对钢板进行夹持固定,可达到安全、可靠、高效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特厚板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是金属加工热处理工艺的一种,淬火是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侵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可大幅改善金属的强度、韧性及疲劳强度。
针对特厚板淬火的特点,厚度超过60mm的钢板为特厚板,最重的钢板可达60吨,因此所需淬火设备需要满足机构不宜太过复杂,工作过程需要安全、可靠。经调研,目前主要的中厚板淬火装置主要分两种,一种为采用钢板放置于特制的料筐里,通过车间的天车将其放入淬火池进行淬火处理,完成淬火后再使用天车将其吊运离开。此方式的弊端是长时间占用天车,天车为车间共用设备,利用率较低,而不能实现自动化生产作业。另外一种采用摆动台方式,吊车将需要淬火的钢板放置于摆动台上,并采用特殊的夹具对钢板进行夹持,采用电机、减速机进行驱动将钢板运送进入淬火池进行热处理作业。该种方式可实现大批量生产,但是采用电机驱动,启动及停止时震动较大;而采用特殊夹具对高温的钢板表面有夹痕,损伤钢板表面质量,设备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现有淬火工艺效率偏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厚板淬火装置,该特厚板淬火装置设置采用液压驱动方式,可实现大扭矩、低速、平稳的工作。在整个淬火过程中,依靠钢板自重进入淬火池中,无须对钢板进行夹持固定,可达到安全、可靠、高效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厚板淬火装置,包括:
移动台架,能够承放物料;
翻转台架,移动台架与翻转台架上下层叠设置,翻转台架能够转动并使翻转台架的一侧高于翻转台架的另一侧,翻转台架在转动的过程中,移动台架能够随翻转台架同步转动;
移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移动台架沿垂直于移动台架与翻转台架的层叠方向移动,移动台架的移动方向与翻转台架的转动轴线垂直;
转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翻转台架转动。
移动台架为平面框架结构,移动台架呈水平状态,移动台架的下部设有用于滑动的导轨,沿垂直于移动台架与翻转台架的层叠方向,移动台架能够相对于翻转台架滑动。
该特厚板淬火装置还包括多根固定钢板支撑,固定钢板支撑为直立的柱状结构,固定钢板支撑能够穿过移动台架和翻转台架,物料能够平放于所述多根固定钢板支撑上,当移动台架由水平状态转动至倾斜状态的过程中,物料能够从固定钢板支撑上转移至移动台架上。
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固定于翻转台架的所述一侧,所述移动驱动机构含有依次连接的液压马达、减速箱和卷扬机,卷扬机卷绕的钢丝绳的一端与移动台架的一侧连接固定。
移动台架的另一侧设有用于防止移动台架在倾斜时物料脱离移动台架的止口,该止口为条形的板状结构,该止口垂直于移动台架。
翻转台架为平面框架结构,翻转台架呈水平状态,翻转台架的上表面内设有台架导向槽,台架导向槽沿垂直于移动台架与翻转台架的层叠方向设置,移动台架的下部插接于台架导向槽内。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含有翻转油缸和液压缸支座,液压缸支座位于翻转台架的下方,翻转油缸的缸筒与液压缸支座铰接,翻转油缸的活塞杆与翻转台架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20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KVM平台的远程三维桌面图像传输方法
- 下一篇:远程控制方法以及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