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照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3864.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0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莘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文莘 |
主分类号: | F21S10/02 | 分类号: | F21S10/02;F21V14/02;F21V23/04;A01G7/0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结构 光谱调整 控制模块 无线收发模块 光源 发光模块 照明装置 电性连接 地连接 传送 生长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发光模块、一控制模块、一无线收发模块以及一光谱调整模块。发光模块包括一用于提供一第一光源的第一发光结构以及一用于提供一第二光源的第二发光结构。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发光模块的第一发光结构与第二发光结构。无线收发模块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光谱调整模块无线地连接于无线收发模块。光谱调整模块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以传送一光谱调整信号至控制模块。借此,控制模块能依据光谱调整模块所提供的光谱调整信号,以调整第一发光结构所产生的第一光源的发光强度与第二发光结构所产生的第二光源的发光强度的比值约介于1:3~12之间。本发明公开的照明装置可以加速预定动物或者预定植物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调整不同光源的发光强度的比值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关于发光二极管(LED)与传统光源的比较,发光二极管具有体积小、省电、发光效率佳、寿命长、操作反应速度快、且无热辐射与水银等有毒物质的污染等优点。因此近几年来,发光二极管的应用面已极为广泛。过去由于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还无法取代传统的照明光源,但随着技术领域的不断提升,目前已研发出高照明辉度的高功率发光二极管,其足以取代传统的照明光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照明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其包括:一发光模块、一控制模块、一无线收发模块以及一光谱调整模块。所述发光模块包括一用于提供一第一光源的第一发光结构以及一用于提供一第二光源的第二发光结构。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发光模块的所述第一发光结构与所述第二发光结构。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所述光谱调整模块无线地连接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其中,所述光谱调整模块通过所述无线收发模块以传送一光谱调整信号至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控制模块依据所述光谱调整模块所提供的所述光谱调整信号,以调整所述第一发光结构所产生的所述第一光源的发光强度与所述第二发光结构所产生的所述第二光源的发光强度的一比值。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结构所产生的所述第一光源的发光强度与所述第二发光结构所产生的所述第二光源的发光强度的所述比值介于1:3~12之间。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照明装置还进一步包括:一数据库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或者所述光谱调整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库模块包括至少一用于提升一预定动物或者一预定植物生长的最佳生长光谱以及一对应于至少一所述最佳生长光谱的最佳光谱信号,且所述控制模块依据所述数据库模块所提供的所述最佳光谱信号,以调整所述第一发光结构所产生的所述第一光源的发光强度与所述第二发光结构所产生的所述第二光源的发光强度的所述比值。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发光结构包括多个第一发光组件,且所述第一发光结构所产生的所述第一光源具有一第一预定光谱,其中,所述第二发光结构包括多个第二发光组件,且所述第二发光结构所产生的所述第二光源具有一第二预定光谱,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结构所产生的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第二发光结构所产生的所述第二光源相互配合而形成一混合光源,且所述混合光源具有一由所述第一预定光谱与所述第二预定光谱相互配合而形成的一混合式光谱,其中,所述第一发光组件为一用于产生蓝色光源的蓝色发光二极管,且所述第二发光组件为一用于产生红色光源的红色发光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文莘,未经潘文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38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镭射灯及其灯光模组
- 下一篇:摄影用现实增强LED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