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音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4382.7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6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昭裕;石田秀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河合乐器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10H1/34 | 分类号: | G10H1/3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婷;刘林华 |
地址: | 日本静冈县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子 键盘乐器 装置 | ||
一种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音槌装置,所述音槌装置能够防止油脂等在音槌安装期间粘附至致动器部分,从而能够加快音槌安装工作并且提高工作效率。所述音槌装置包括音槌支撑件以及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并且每个都通过所述音槌支撑件枢转地支撑从而根据关联键的按下而枢转地移动的多个音槌。当将音槌安装至音槌支撑件时,在轴孔与支轴部分接合之前,音槌的左和右凸出物与设置成靠近支轴部分的相应的左和右端的相应的左和右止挡壁抵靠,从而防止致动器部分与支轴部分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子键盘乐器的音槌装置,所述音槌装置应用于诸如电子钢琴的电子键盘乐器,并且包括每个都构造成根据关联键的键按下而枢转地移动的多个音槌。
背景技术
通常,作为上述类型的音槌装置,已经公知一种例如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Kokai)No.2010-262129中由本申请的受让人提出的音槌装置。这种音槌装置应用于电子钢琴的键盘装置。所述音槌装置包括通过金属挤压形成的动作底架以及通过动作底架枢转地支撑并且沿左-右方向并排布置的多个音槌。所述动作底架包括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支轴部分的音槌支撑部分以及以从所述音槌支撑部分向前和向上倾斜地延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音槌支撑部分的上部中的开关安装部分。用于检测关联键上的键按下信息的键开关安装至开关安装部分。所述键开关包括通过印刷电路板形成的开关板以及每个都由橡胶开关形成并且设置在与相应的音槌关联的开关板的下表面上的多个开关本体。
音槌设置为用于相应的键,并且音槌中的每个都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臂状音槌本体以及附接至所述音槌本体的前端的配重。所述音槌本体具有形成有在侧视图中为C形的轴孔的后端。所述轴孔与动作底架的支轴部分可脱开地接合,从而通过动作底架以可竖直枢转的方式支撑音槌。进一步,正好在轴孔的前面的音槌本体的上部形成有用于在键按下期间从下方按下键开关的开关本体的致动器部分。
键盘装置包括多个可摆动的键以及设置为用于相应的键并且每个都构造成根据关联键的键按下而枢转地移动的多个音槌。键中的每个都通过在键盘装置的中央附近沿前-后方向竖立的平衡销可摆动地支撑。如上所述,音槌中的每个都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臂状音槌本体以及附接至所述音槌本体的前端的配重。进一步,音槌由动作底架通过音槌的后端中的轴承枢转地支撑,并且通过在轴承前面的预定位置从下方拧入音槌中的绞盘螺钉设置在关联键的后端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在上述键盘装置中,从键的前端至关联的平衡销的长度(此后称为“键前部长度”)与从平衡销至关联的绞盘螺钉的长度(此后称为“键后部长度”)之间的比率设定为大约3:2,关联的音槌通过绞盘螺钉与键接触。
通常,电子钢琴需要沿深度尺寸做得紧凑,并且因此整个键沿前-后方向的长度设定为比声学大钢琴(此后仅称为“大钢琴”)的短。进一步,如上所述,在上述键盘装置中,键前部长度与键后部长度之间的比率设定为大约3:2,并且因此键盘装置的键前部长度比大钢琴的键前部长度短得多。为此,当演奏设置有上述键盘装置的电子钢琴时,例如,按下键的靠近键前端的一部分与按下键的向后远离前端的一部分之间的载荷差异比演奏大钢琴时大,这使得不能获得充分类似于由大钢琴提供的那种触感的触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来已经研究增加电子钢琴的键前部长度并且降低电子钢琴的键后部长度,从而在不增加电子钢琴的深度尺寸的情况下获得非常类似于由大钢琴提供的那种触感的触感-即将平衡销设置为比常规键盘装置更靠后。
进一步,如图11所示,由附图标记101指示的音槌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臂状音槌本体102以及附接至所述音槌本体102的前端的配重103。所述音槌本体102由合成树脂形成,而配重103由具有高比重的诸如铁的金属形成。所述音槌本体102具有形成有轴孔104的后端。所述轴孔104与音槌支轴(未示出)接合,从而音槌101通过音槌支轴枢转地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河合乐器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河合乐器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4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角度同时视图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 下一篇:热词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