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任务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4907.7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10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谷旷如;冯伟权;杨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任务 处理 方法 相关 设备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任务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主站集群向IoT设备发送任务消息,该任务消息中包括所述IoT设备的标识和待执行任务;接收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IoT设备完成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数据结果,以及分配所述待执行任务的第一主站节点的标识;若确定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的主站节点的标识与所述第一主站节点的标识不同,则所述主站集群指示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的主站节点将所述响应消息转发至所述第一主站节点;这样可保证任务消息和响应消息都由同一主站节点处理,从而保证相关任务的可靠执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任务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让各种可行使独立功能的物体,例如摄像头、传感器等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设备(也称为主站)对机器、设备等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以及收集数据等。目前物联网被广泛应用在运输和物流领域、健康医疗领域、智能环境(家庭、办公、工厂)领域、个人和社会领域等。
物联网可包括多个主站节点和多个IoT设备,所述多个主站节点构成主站集群或物联网主站平台。物联网中的主站节点每天都可定时或按照一定的触发条件(如用户触发请求等)向IoT设备下发大量的任务,据统计平均每天大约5000万条任务左右。在任务执行期间,如果主站节点和IoT设备之间通信中断,那么IoT设备无法将任务执行结果返回至物联网中的主站节点。因此主站节点无法获知该任务是否执行处理,或者无法获取到任务执行结果,也就无法依据任务执行结果进行相关的业务处理等等。一种解决方案中,在物联网中主站节点和IoT设备之间的通信中断后,IoT设备会重新注册并登记到物联网中新的主站节点下,并将任务执行结果返回给物联网中重新注册的新节点。但是,可能会出现重新注册的新节点不是原来下发该任务的来源节点,导致重新注册的新节点即使收到任务执行结果,也无法处理该任务执行结果,造成任务中断等情况,降低了任务处理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任务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基于任务消息返回的响应消息无法回到下发任务的来源节点,造成响应消息无法处理、任务中断等问题,提升了任务处理的可靠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任务处理方法,用于部署有至少两个主站节点的物联网IoT中,所述至少两个主站节点组成主站集群,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主站集群向IoT设备发送任务消息,所述任务消息中包括待执行任务;
所述主站集群接收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IoT设备完成所述待执行任务的数据结果,以及分配所述待执行任务的第一主站节点(即来源节点)的标识;若所述IoT设备直接接入所述物联网,则所述响应消息是所述IoT设备直接返回的,若所述IoT设备通过IoT网关接入所述物联网,则所述响应消息是所述IoT网关返回的;
若所述主站集群确定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的主站节点的标识与所述第一主站节点的标识不同,所述主站集群指示接收到所述响应消息的主站节点将所述响应消息转发至所述第一主站节点。
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IoT设备通过注册已获知注册到的主站节点,即分配所述待执行任务的第一主站节点的标识,则所述任务消息中可不包括所述第一主站节点的标识。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中,在所述任务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主站节点的标识。所述任务消息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
通过上述任务处理方法,能够保证任务消息和响应消息都由主站集群中的同一主站节点(即第一主站节点)处理,从而保证任务处理的可靠性。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主站集群向IoT设备发送任务消息之前,还包括:将所述IoT设备注册到所述第一主站节点下;将所述第一主站节点的标识通知给所述IoT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49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