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非合作目标自主视线交会的无模型预设性能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7376.7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军;殷泽阳;魏才盛;袁建平;王明明;高登巍;朱战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合作 目标 自主 视线 交会 模型 预设 性能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空间非合作目标自主视线交会的无模型预设性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建立视线坐标系下的非合作目标自主视线交会相对轨道运动模型;
式中,ρ为追踪航天器到非合作目标的标量距离;qε为视线坐标系下的视线倾角;qβ为视线坐标系下的视线偏角;d=[d1 d2 d3]T为相对运动中的干扰总和;a=[a1 a2 a3]T为非合作目标的未知加速度;u=[u1 u2 u3]T为追踪航天器的控制力加速度矢量;分别为标量距离ρ、视线倾角qε、视线偏角qβ的一阶和二阶时间导数;
2)定义相对轨道控制状态量xo1=[ρ-ρd,qε-qεd,-(qβ-qβd)]T,将相对轨道运动模型转化为仿射形式:式中,
为状态xo1的一阶时间导数;分别为期望最终相对距离ρd、期望视线倾角qεd、期望视线偏角qβd的二阶时间导数;
3)以指数收敛速度、超调量和稳态误差边界为约束建立预设性能边界函数;
4)设计相对轨道无模型预设性能控制器;
5)设计相对姿态无模型预设性能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空间非合作目标自主视线交会的无模型预设性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设追踪航天器与非合作目标的最终相对距离为ρf,追踪航天器的期望视线倾角qεd和期望视线偏角qβd由计算得到,式中,ρld=[ρd qεd qβd]T为视线坐标系下追踪航天器的期望位置;为惯性坐标系到视线坐标系的坐标转换矩阵;为非合作目标本体坐标系到惯性系的转换矩阵;nb为非合作目标上的特征点在其本体坐标系中的单位方向矢量;基于四元数的追踪航天器姿态运动学方程如下,
式中,ω为追踪航天器的角速度;为追踪航天器的姿态四元数;叉乘算子[·×]对于任意三维向量ξ=[ξ1 ξ2 ξ3]T定义为,
追踪航天器的姿态动力学方程为J∈R3×3为追踪航天器的惯量矩阵;M=(M1 M2 M3)T和N=(N1 N2 N3)T分别为追踪航天器姿态控制力矩和外部干扰;
追踪航天器的期望姿态综合考虑非合作目标的位置和太阳光线的入射方向;令追踪航天器本体坐标系的xbcf轴为观测设备的中心轴线,太阳能帆板沿追踪航天器的ybcf轴安装,假设太阳光线的入射方向为χ,则追踪航天器的期望空间姿态为,
借助坐标轴旋转方式和四元数的关系,计算得到追踪航天器的期望姿态四元数qd=[qdv,qd4]T=[qd1,qd2,qd3,qd4]T;qv和q4分别为姿态四元数的矢量部分和标量部分,和为二者的一阶时间导数;J为追踪航天器惯量矩阵,J-1为J的逆矩阵;zbcf为本体坐标系的z轴指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73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