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隐性标识符的获取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7568.8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4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尹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0 | 分类号: | G06F21/50;G06F21/55;H04M1/72454;H04M1/72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性 标识符 获取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隐性标识符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截获应用程序访问隐性标识符的操作指令;
根据所述操作指令,确定在所述应用程序启动后,所述应用程序的访问情况,并根据所述访问情况确定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恶意访问隐性标识符的趋势;
在根据所述访问情况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具有恶意访问隐性标识符的趋势后,向所述应用程序反馈伪造信息或空白信息,或提示用户决定是否允许所述应用程序访问隐性标识符;
所述访问情况至少包括第一数量以及第二数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数量为所述应用程序访问隐性标识符的数量,所述第二数量为所述应用程序访问隐性标识符种类的数量;
所述根据所述访问情况确定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恶意访问隐性标识符的趋势包括:
当满足一个或多个恶意访问判断条件时,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具有恶意访问隐性标识符的趋势,不满足恶意访问判断条件时,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恶意访问隐性标识符的趋势;
其中,
所述满足一个或多个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一数量大于第一阈值;所述不满足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阈值;
或者,
所述满足一个或多个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一数量与第一总数量的比值大于第二阈值,其中,所述第一总数量为隐性标识符的总数量;所述不满足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一数量与第一总数量的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
或者,所述满足一个或多个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一数量大于第三阈值,以及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一总数量的比值大于第四阈值;所述不满足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阈值,以及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一总数量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四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属于同一种类的两个隐性标识符之间的相关性大于所述两个隐性标识符中每个隐性标识符与其他种类中任意一个隐性标识符之间的相关性;用于划分所述隐性标识符种类的划分依据包括隐性标识符的来源、生成时间、使用方式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隐性标识符种类包括用户界面UI设置以及用户习惯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情况包括每个隐性标识符的权重;
所述满足一个或多个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第一参数大于第五阈值,其中,xi用于表示隐性标识符i的权重,n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数量,i、n都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所述不满足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参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五阈值;
或者,
所述满足一个或多个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第一比值大于第六阈值,其中,m用于表示所述第一总数量,m为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且n小于或等于m;所述不满足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六阈值;
或者,
所述满足一个或多个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参数大于第七阈值,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大于第八阈值;所述不满足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参数小于或等于第七阈值,以及所述第一比值小于或等于第八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访问情况包括所述第二数量;所述根据所述访问情况确定所述应用程序是否具有恶意访问隐性标识符的趋势包括:
当满足一个或多个恶意访问判断条件时,确定所述应用程序具有恶意访问隐性标识符的趋势,不满足恶意访问判断条件时,确定所述应用程序不具有恶意访问隐性标识符的趋势;
其中,
所述满足一个或多个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量大于第九阈值;所述不满足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九阈值;
或者,
所述满足一个或多个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量与第二总数量的比值大于第十阈值;所述不满足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量与第二总数量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十阈值;
或者,
所述满足一个或多个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量大于第十一阈值,以及所述第二数量与第二总数量的比值大于第十二阈值;所述不满足恶意访问判断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十一阈值,以及所述第二数量与第二总数量的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十二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75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账号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权限集差异的应用程序越权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