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掰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7908.7 | 申请日: | 201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062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国强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农用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玉米掰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摘穗装置是玉米收获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目前主要的摘穗装置是辊式摘穗装置,该类装置与人工掰穗原理不同的是,通过一对带有螺旋凸筋的摘穗辊对玉米茎秆进行拉伸,并对玉米果穗进行强制挤压,实现秆穗分离,摘穗方式十分不合理。这类摘穗装置的缺点一是摘穗装置结构复杂、装置笨重、动力消耗大,工作效率低,因此造成玉米收获成本居高不下;二是辊式摘穗装置容易啃伤玉米根部,造成玉米籽粒损失,虽然与摘穗板式比较具有摘穗效果较好,消耗动力相对较小等优点,获得政府大力支持,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补贴政策推动下,获得大量推广,但其存在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受到各界的诟病。
因此需要研制一种高效低耗节能的新型玉米摘穗装置。研究发现对玉米穗根部挤压的摘穗方式所需的力要比人工掰穗所需的力大的多,因此模仿人工掰穗方式成为研究低能耗玉米摘穗机的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能够克服传统辊式摘穗装置结构复杂、装置笨重、动力消耗大,工作效率低等缺点,提供了一种模仿人工掰穗的一种玉米掰穗装置,具有仿生效果好、动力消耗小、适应性强、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玉米掰穗装置,包括管体,管体的管壁上设置有三个根据管体的轴向中心线上下对称的孔,管体上方的三个孔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直径相同的主动轮、上支撑轮和从动轮,主动轮、上支撑轮和从动轮由上传送带连接,管体下方的三个孔内均设置有直径与主动轮相同且由下传送带连接的下支撑轮,主动轮的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带轮,管体一侧的第二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第一带轮对应的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管体右端设置有与管体外缘通过轴承连接的管套,管套左侧面上设置有圆环,圆环的内缘上均布设置有齿牙,管套左侧的管体上设置有大档环,大挡环朝向圆环的面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弧形凸块,大挡环左侧的管体上设置有第一液压马达,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穿过大挡环并伸入到圆环内,第一液压马达的输出轴一端上设置有与圆环内缘的齿牙啮合的齿轮,大挡环和圆环之间的连杆上设置有小挡环,小挡环和圆环之间的连杆上设置有弹簧,连杆的另一端向管体的轴向中心线方向弯折,连杆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横杆。
具体的,连杆朝向大挡环的一端上设置有钢球,钢球与大挡环一侧的弧形凸块接触。
具体的,横杆与管体的轴向中心线平行。
具体的,连杆与管套通过花键联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设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仿生效果好、动力消耗小、适应性强、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大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向剖视图。
1、管体,2、主动轮,3、从动轮,4、上支撑轮,5、上传送带,6、第一液压马达,7、管套,8、连杆,9、横杆,10、第二液压马达,11、第一带轮,12、皮带,13、第二带轮,14、齿轮,15、大挡环,16、弧形凸块,17、弹簧,18、小挡环,19、圆环,20、齿牙,21、孔,22、下传送带,23、下支撑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国强,未经孙国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79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造影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全自动数字化X光检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