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皮带秤主要误差因素分析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9120.X | 申请日: | 2017-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3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童一飞;李东波;谭清锰;高森祺;吴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G23/01 | 分类号: | G01G23/01 |
代理公司: | 32203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朱显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10094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皮带秤 误差因素 等效流量 测试点 料斗称 标定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残差平方和 定量分析 多元线性 理论基础 拟合模型 实验平台 误差影响 相对误差 预测误差 系数和 求解 残差 方差 拟合 测试 回归 预测 记录 检验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皮带秤主要误差因素分析的方法,首先搭建皮带秤实验平台,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主要误差因素张力、温度、等效流量的大小,记录各个测试点的张力、温度、等效流量、标定值及料斗称,求出标定值与料斗称的相对误差;然后计算皮带秤主要误差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判断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再根据相关性确定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设定多元线性模型并求解;最后以残差平方和、决定系数和MS残差方差作为检验指标,评价所建立的模型的回归效果;运用拟合模型预测各个测试点的测试值,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计算出预测误差,确定拟合结果的准确性。为定量分析各个主要误差影响因素对皮带秤精度的影响程度提供理论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造装备检测、控制、诊断与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皮带秤主要误差因素分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动态称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电子皮带秤可以对散状物料进行自动连续累计计量,因这些独有的特点使其在工业生产以及港口贸易中被广泛使用。国内电子皮带秤制造与生产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国内许多厂家通过学习与交流,开发了全悬浮式皮带秤,使得皮带秤的计量精度可以达到了0.25%。
对于电子皮带秤而言,“皮带效应”带来的计量误差是影响计量精度的一个重要方面。“皮带效应”受输送带的张力、称重托辊的非准直度、输送带刚度、物料的流量、环境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对于皮带秤主要误差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是对单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缺少综合的进行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影响精度的因素是多样的,通过误差分析可以得知,张力与温度对精度的影响较大,流量是引起“皮带效应”的寄生载荷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张力、温度和流量对精度的混合影响,可以更贴近实际的了解精度变化规律。温度、张力、等效流量等参数均没有严密的推导公式,但是均对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皮带秤主要误差因素分析的方法,为研究各个主要误差影响因素对皮带秤精度的影响程度,以及为企业进行精度补偿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皮带秤主要影响因素关系的方法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搭建皮带秤实验平台,根据实际情况改变主要误差因素张力、温度、等效流量的大小,记录各个测试点的张力、温度、等效流量、标定值及料斗称,求出标定值与料斗称的相对误差,即皮带秤精度值;
步骤2、计算皮带秤主要误差因素之间的相关系数,判断彼此之间的相关性;
步骤3、当各主要误差因素成弱相关或不相关,则设定多元线性模型并求解;
步骤4、以残差平方和、决定系数和MS残差方差作为检验指标,评价所建立的模型的回归效果;
步骤5、运用拟合模型预测各个测试点的测试值,并与实际值进行对比计算出预测误差,确定拟合结果的准确性。
与现有发明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1)可以将复杂的皮带秤工况数据转化为简单的数学变量关系,再结合计算机技术,使求参解算精确而且迅速。2)并且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分析各个因素对结果影响的权重,针对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减小误差,补偿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皮带秤主要误差因素分析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做出进一步说明,此处所应用的实例适用于电子皮带秤的误差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参照图1,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皮带秤主要误差因素分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91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