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管廊整体模架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9137.5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9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述红;阿力普江·杰如拉;王鹏宇;贾蓬;沙成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任凯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管廊 整体模架 内模架 施工效率 整体移动 支护 外模架 内模 竖板 外模 三角架 表面防水 横向可调 可调顶托 内模顶板 内支撑架 整体转移 支护体系 传统的 施工段 万向轮 顶托 角板 锚杆 施工 竖向 锁扣 斜撑 优化 轮子 木板 人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整体模架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内模架和外模架,内模架包括内支撑架、轮子、三角架、横向可调顶托、竖向可调顶托、内模竖板、内模顶板、内模角板和万向轮;外模架包括外模竖板、外模顶板、锁扣和斜撑。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整体移动的综合管廊整体模架,有效优化了由多个锚杆和多个木板组成的传统的支护体系,简化了支护工序,提升了施工效率,可提高综合管廊施工质量,还能优化综合管廊表面防水性能;本发明所提供的内模架可整体移动,可整体转移到下一个施工段直接进行支护;本发明施工方法操作简便、有序,施工效率高,不需要大量的人手和时间,将会带来很大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综合管廊整体模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是将电力、通讯、燃气、给水、排水等各种市政管道集于一体的一种现代化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廊不仅美化城市容貌,还有效避免了城市道路产生“拉链路”,目前综合管廊建设最普遍的施工方法为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
当用传统的现场浇筑混凝土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时需要很多锚杆和锚索来进行支护,这种方法需要大量人手和时间,严重影响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如今我国综合管廊建设飞速发展,而传统的综合管廊施工技术没能满足综合管廊飞速发展的需求,这就为施工人员带来了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管廊整体模架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综合管廊整体模架,包括内模架和外模架,内模架包括内支撑架、轮子、三角架、横向可调顶托、竖向可调顶托、内模竖板、内模顶板、内模角板和万向轮;内支撑架包括竖支板和顶支板,轮子安装在竖支板的下脚,三角架设置在竖支板外侧,横向可调顶托安装在竖支板及三角架上,内模竖板安装在横向可调顶托上,竖向可调顶托安装在顶支板上面,内模顶板安装在竖向可调顶托上,内模角板采用铰链铰接在内模顶板的两端,内模角板的前端设有连接插件用于与内模竖板相连,万向轮安装在内模竖板的下脚;外模架包括外模竖板、外模顶板、锁扣和斜撑,外模顶板搭接在两个外模竖板上端,锁扣安装在外模顶板的两个端头用于对外模顶板和外模竖板进行固定,斜撑用于安装在外模竖板外侧对其予以支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综合管廊整体模架还包括内撑横杆和内撑竖杆,内撑横杆用于支撑所述竖支板,内撑竖杆用于支撑所述顶支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可调顶托和所述竖向可调顶托包括底座、托头和调整螺母,其调整范围为0-30cm。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横向可调顶托在每侧竖支板上布置四个,所述竖向可调顶托在所述顶支板上布置四个。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竖支板和顶支板上设有预留窗口。
上述综合管廊整体模架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支护准备:首先完成地基处理,做粗混凝土垫层,完成管廊内置钢筋的安装和绑扎,完成浇筑管廊底板;
步骤二,模架的安装:内模架的安装过程为:底板混凝土风干凝结后,将内支撑架推入管廊钢筋骨架内,方向与管廊长度方向一致,将横向可调顶托焊接固定在竖支板及三角架上,将竖向可调顶托焊接固定在顶支板上,将内模竖板焊接固定在横向可调顶托上,将内模顶板焊接固定在竖向可调顶托上,使横向可调顶托和竖向可调顶托处在缩短状态,当内模竖板与内模顶板安装完成后,从预留窗口由横向可调顶托和竖向可调顶托对内模竖板和内模顶板进行位置调整,当调到指定位置后将内模角板向外转动45°与内模竖板的上端通过连接插件进行连接,然后安装内撑横杆和内撑竖杆;外模架的安装过程为:将外模竖板安装到管廊钢筋骨架外的指定位置后,在外模竖板背侧安装斜撑;内模架和外模架的安装同时进行或先后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91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