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酒量评估的基因检测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9563.9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85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麟;马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康婷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76 | 分类号: | C12Q1/687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地址: | 3002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酒量 评估 基因 检测 试剂盒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酒量评估的基因检测试剂盒,试剂盒包括3个基因,即内参基因GAPDH、基因ADH1B和基因ALDH2的6条扩增引物,5条Taq‑man探针引物,1条位于GAPDH,用FAM荧光标记;2条位于ADH1B基因的SNP探针;分别用VIC和ROX标记;2条位于ALDH2基因的SNP探针;分别用Cy5和Quasar705标记,淬灭基团为BHQ,计算△ct值。本发明从基因方面为健康人评估自己的酒量,认识自身对酒精耐受的优劣势科学饮酒,从事与酒文化相关的派对、聚会、宴席等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属于分子生物学和检验医学领域,主要应用于健康体检,与饮酒相关的职业,比如品酒师,还与日常生活、节假日聚会等饮酒活动等领域息息相关,评价个人对酒精的耐受能力。
背景技术
酒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具有深厚的内涵和底蕴。饮酒是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际交往中都无法避开的。有的人似乎天生就具有饮酒的体质,千杯不醉,令人咋舌;而有的人一杯就倒,且脸红耳赤,甚至发生酒精中毒。目前关于饮酒能力的评价和高低鲜有报道,或是只停留在如何保证一定的饮酒数量减少酒精对身体的危害,然而随着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甚至影响生物的表现和行为,发病概率等已经逐渐被认识。
通过对降解酒中主要成分乙醇的关键酶的认识不断深入,发现体内对酒精代谢起关键性因素的2种酶,即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逐渐浮出水面。乙醇脱氢酶的主要功能是将体内的乙醇降解为乙醛,乙醛脱氢酶的主要功能是将体内的乙醛降解为乙酸,进而通过三羧酸循环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现在分子生物学测序技术的发展已经将这两种酶的基因序列完全暴露在公众面前,使得从基因的先天遗传水平来判断这两种酶的活性成为可能。每个人基因的区别、突变和表达能力导致了其对酒精降解能力的高低,进而影响到酒量的大小。
目前基因检测风生水起,其中对酒精代谢的检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集中在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分别是ADH1B基因的rs1229984(His48Arg)和ALDH2的rs671(Glu457Lys),ADH1B:又被称为“杜康基因”。编码乙醇脱氢酶,要负责将小肠吸收的乙醇(酒精)脱氢氧化为乙醛。该突变会使得ADH活性增加,酒精进入体内后就会立即氧化为乙醛,易造成乙醛不能及时降解而在体内堆积,引起脸红、醛中毒等症状。ALDH2:编码乙醛脱氢酶,负责催化人体的乙醇分解代谢,ALDH2最为重要,突变型基因能导致ALDH2活力缺失,导致乙醛在体内大量堆积,酒精代谢变慢。
但是,关于通过检测这2个SNP位点联合起来对饮酒能力高低的系统评价鲜有报道,测序成本较高,大多数PCR的方法需要分别对2个位点进行扩增,费时费力,且仅从这2突变位点来对降解乙醇的能力盖棺定论缺乏科学严谨性,基因的变化与日常生活的酒量高低更是没有很好地进行研究和联系,对人们的饮酒量没有实质性、科学性的指导建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应用多重PCR方法、使检测操作方便、省时高效的用于酒量评估的基因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酒量评估的基因检测试剂盒,试剂盒包括3个内参基因GAPDH、基因ADH1B和基因ALDH2的6条扩增引物,5条Taq-man探针引物,1条位于GAPDH,用FAM荧光标记;2条位于ADH1B基因的SNP探针;分别用VIC和ROX标记;2条位于ALDH2基因的SNP探针;分别用Cy5和Quasar705标记,淬灭基团为BHQ,计算△ct2值,△ct1值。
而且,六条引物序列和浓度如下:
而且,乙醇的体积计算公式:
V=K·P·△ct1/△ct2
V代表酒量ml:酒中乙醇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康婷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康婷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95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