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票箱及票据鉴别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299859.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6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广;宋振华;姜晓军;汤晓杰;王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威海新北洋荣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D13/00 | 分类号: | G07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齐海迪 |
地址: | 264203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票箱 票据 鉴别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票箱及票据鉴别回收装置,涉及自动机械的技术领域,该票箱包括压票机构、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用于接收第一通道内的票据的第一票据存储空间和用于接收第二通道内的票据的第二票据存储空间;压票机构包括第一压票组件、第二压票组件和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设置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第一压票组件和第二压票组件均活动连接于支撑板;第一压票组件用于将第一通道内的票据压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第二压票组件用于将第二通道内的票据压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通过本发明,缓解了相关技术中的票箱不能分类存放票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票据及票据鉴别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的票据鉴别回收装置包括识读装置1'和票箱2',其中,识读装置1'内设置有识读通道11',票箱2'内设置有回收通道21',回收通道21'与识读通道11'连通,其中,识读装置1'还包括在识读通道11'上设置的识读机构12',用于获取票据信息,以供判断票据的真伪;票箱2'还包括存票腔22'和压票机构25',其中,存票腔22'设置在回收通道21'的第一侧,存票腔22'用于堆叠存放票据,存票腔22'内设有可沿票据堆叠方向往返移动的托板23',托板23'在弹性元件24'的作用下始终具有向回收通道21'的通道板211'靠拢的运动趋势;压票机构25'设置在回收通道21'的第二侧,压票机构25'包括压板251'和驱动组件252',压板251'在驱动组件252'的驱动下可穿过回收通道21'上的开口进入存票腔22'内。鉴别票据时,将票据插入识读通道11',识读机构12'获取票据信息,根据获取的票据信息判断为真的票据进入回收通道21',压票机构25'的驱动组件252'驱动压板251'穿过回收通道21'上的开口进入存票腔22'内,将回收通道21'内的票据压在托板23'上,然后驱动组件252'驱动压板251'返回复位,托板23'在弹性元件24'的作用下将票据压紧在回收通道21’的通道板211'上。
由于票据存在多种类型,比如金融票据包括汇票、支票或本票,又比如本行票据和他行票据,因此,上述票箱在回收多种类型的票据时,只能将不同种类的票据混合存放在存票腔22'内,在将票据由票箱取出时人工进行分类,因此这种票箱由于不能分类存放票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票箱及票据鉴别回收装置,以缓解相关技术中的票箱不能分类存放票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票箱,包括压票机构、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用于接收第一通道内的票据的第一票据存储空间和用于接收第二通道内的票据的第二票据存储空间;压票机构包括第一压票组件、第二压票组件和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设置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之间;第一压票组件和第二压票组件均活动连接于支撑板;第一压票组件用于将第一通道内的票据压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第二压票组件用于将第二通道内的票据压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
进一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与外界连通。
进一步的,第一压票组件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一连杆组件,第一压板通过第一连杆组件与支撑板活动连接;第一压板具有初始状态和压票状态;当第一压板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压板位于第一通道和支撑板之间;当第一压板处于压票状态时,第一压板穿过第一通道进入第一票据存储空间;第二压票组件包括第二压板和第二连杆组件,第二压板通过第二连杆组件与支撑板活动连接;第二压板具有初始状态和压票状态;当第二压板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压板位于支撑板和第二通道之间;当第二压板处于压票状态时,第二压板穿过第二通道进入第二票据存储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威海新北洋荣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威海新北洋荣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98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