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磨重载轴类开式型腔锻模工作面的堆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299895.7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2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陶金顺;陶竹林;陶水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中冶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3/00 | 分类号: | B23K33/00;B23K3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胡锋锋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重载 轴类开式型腔 锻模 工作面 堆焊 方法 | ||
1.一种高耐磨重载轴类开式型腔锻模工作面的堆焊方法,其特征在于:锻模工作面(200)的过渡圆弧段(222)采用井字堆焊单元(310)分格堆焊,锻模工作面(200)的中部圆弧段(221)和端部圆弧段(223)采用网格堆焊单元(320)堆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磨重载轴类开式型腔锻模工作面的堆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圆弧段(222)由井字堆焊单元(310)组合、堆叠而成,该井字堆焊单元(310)由2-5条轴向焊道(301)和2-5条弧形焊道(302)交叉堆叠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磨重载轴类开式型腔锻模工作面的堆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部圆弧段(221)和端部圆弧段(223)由网格堆焊单元(320)堆叠而成,该网格堆焊单元(320)的轴向焊道(301)和弧形焊道(302)贯穿整个堆焊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磨重载轴类开式型腔锻模工作面的堆焊方法,其特征在于:锻模工作面(200)由底层到顶层依次包括打底层(211)、过渡层(212)和工作层(213),所述的打底层(211)与锻模基材(100)表面直接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耐磨重载轴类开式型腔锻模工作面的堆焊方法,其特征在于:轴向焊道(301)与弧形焊道(302)的夹角为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耐磨重载轴类开式型腔锻模工作面的堆焊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渡圆弧段(222)的锻模工作面(200)厚度由端部圆弧段(223)至中部圆弧段(221)逐渐增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耐磨重载轴类开式型腔锻模工作面的堆焊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渡圆弧段(222)的打底层(211)厚度由端部圆弧段(223)至中部圆弧段(221)逐渐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耐磨重载轴类开式型腔锻模工作面的堆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步骤如下:
S1、将锻模基材(100)放置于顶部开口的堆焊加热炉中对锻模基材(100)进行加热,并升温至350-450℃并保持;
S2、保持锻模基材(100)在350-450℃下,锻模工作面(200)的过渡圆弧段(222)的打底层(211)、过渡层(212)和工作层(213)由井字堆焊单元(310)分格堆焊而成,锻模工作面(200)的中部圆弧段(221)和端部圆弧段(223)打底层(211)、过渡层(212)和工作层(213)由网格堆焊单元(320)堆焊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耐磨重载轴类开式型腔锻模工作面的堆焊方法,其特征在于:过渡型腔面(120)的过渡层(212)厚度均匀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中冶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马鞍山市中冶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29989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