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水生植物空气净化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0582.9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朱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光辉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生植物 空气净化 装置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水生植物空气净化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的空气净化装置及耗材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对于环境的二次污染,已经严重违背了环保的理念,因此发明利用自然物质模仿植物生息方法净化空气的工艺迫在眉睫。
常用的仿生空气净化装置及工艺,通常使用的是在水中加入活性炭、离子交换树脂、纳米银等经过化学处理的物质作为吸附过滤环节。上述工艺存在着很多缺陷及二次污染的环节,未能经水和吸附滤芯处理的空气又重复排放到空气中,因此使用经过镧系轻稀土种植的丝瓜提取丝瓜络纤维浸没在水中,利用镧系轻稀土的原子收缩特性结合负离子降尘杀菌装置净化空气的工艺,减少了耗材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实现了对于空气中污染物的吸附过滤净化功能,还能有效降低装置使用费用保证空气质量,成为前景广泛的空气净化装置及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仿水生植物空气净化装置及工艺,能够净化空气和提高空气净化质量,并降低净化器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和耗材费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仿水生植物空气净化装置及工艺,包括气体输送模块、曝气模块、含镧系轻稀土丝瓜络吸附过滤模块、负离子杀菌降尘模块。
通过空气压缩泵将污染的空气压缩,经过空气输送导管输送至微孔曝气头。空气经过曝气头将空气与水混合,去除空气中部分污染物,作为第一次净化。空气经第一次净化后进入浸没在水面下的含镧系轻稀土的丝瓜络过滤器,进行气泡的切分和离子物的吸附过滤,作为第二次净化。此过程将利用镧系轻稀土的收缩吸附效应,吸附曝气中和水中的重金属等污染物,使空气内的重金属去除率达到80%-100%。空气通过第二次净化后离开水面,通过负离子发生器释放的负离子降尘、杀菌进行第三次净化,使第二次过滤中未处理的随上升空气上升的菌类和污染物降落到水面,随着水体的循环流动,再次被水和含镧系轻稀土丝瓜络过滤器吸附重复过滤净化,从而达到洁净空气的效果。根据空气的污染程度,经过一段时间将水从污水排放口排出,用20-30℃洁净的水反复自上而下冲洗过滤内部部件,然后将水蓄满至负离子过滤器下100mm位置即可再次对空气进行净化,过程简便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仿水生植物空气净化装置及工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含镧系轻稀土丝瓜络过滤器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含镧系轻稀土丝瓜络过滤器侧面图
图4为本发明中负离子发生器离子释放器侧面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空气压缩泵;2空气输送导管;3微孔曝气头;4水;5空气中的污染物;6含镧系轻稀土丝瓜络过滤器;7水面;8负离子发生器;9污水排放口;10含镧系轻稀土丝瓜络过滤器本体;11含镧系轻稀土丝瓜络过滤器本体金属包裹固定边网;12含镧系轻稀土丝瓜络过滤器本体固定螺栓套管;13含镧系轻稀土丝瓜络过滤器本体金属包裹固定边网;14含镧系轻稀土丝瓜络过滤器本体固定螺栓;15负离子发生器释放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仿水生植物空气净化工艺,包括:
实施例1:
一种仿水生植物空气净化工艺,包括气体输送模块、曝气模块、含镧系轻稀土丝瓜络吸附过滤模块、负离子杀菌降尘模块。
气体输送模块:通过空气压缩泵1(220V/50Hz、30W、0.03Mpa、40L/min)将污染的空气压缩,经过空气输送导管2输送至微孔曝气头3(尺寸Φ215mm、曝气膜片运行平均孔隙:80-100微米、空气流量:1.5-3m3/h、氧总转移系数:kla(20℃)0.204-0.337min、曝气用率18.4-27.7%)。
曝气模块:为内径(Φ220mm高500mm)的圆柱体溶器,内装入0.1m3水4,空气经过曝气头将空气与水混合,去除空气中23.5%-30%的污染物5,作为第一次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光辉,未经朱光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0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回收型的室内TVOC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负离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