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倒桶装置及自动倒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0727.5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15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知洋;温家馨;张应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家馨 |
主分类号: | B67C9/00 | 分类号: | B67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杨勇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桶装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中的原料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倒桶装置及自动倒桶装置。
背景技术
油桶,通常为铁皮或塑料材质做成的圆筒状容器,最初由德国人在二战前夕发明,主要用来搬运重要的军事物资——汽油,可以说是典型的战争产物。现如今的工业生产中经常使用油桶(或称原料桶)进行液体原料的装填与运输,是重要的生产工具,其装卸速率直接决定了生产效率的高低。市场上,常规的原料桶为225L容量,满装时根据液体密度不同、质量不同,原料桶内的液面高度通常在100cm上下。
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桶装原料,主要是由泵体抽出后使用,但由于泵体的长度限制,每次约有4cm-5cm的液体原料(约11L)遗留在桶底,并且目前并无较为安全的取出方式,容易造成浪费,如若通过人为倾斜原料桶的方式进行解决,也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倒桶装置及自动倒桶装置,以使泵体能够抽取到原料桶内底部遗留的液体原料,并辅助生产线完成剩余原料的使用,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倒桶装置及自动倒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原料桶内液体原料抽取不彻底容易造成浪费,或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倒桶装置,包括:承托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承托机构上的安全保护机构;所述承托机构包括不动体结构和移动体结构;所述移动体结构活动设置在所述不动体结构上,且所述移动体结构能够相对所述不动体结构进行翻转运动;使用时,原料桶放置在所述移动体结构上,并将泵体插入所述原料桶中进行抽取,待抽取到所述原料桶的底部区域时,在所述泵体的压力作用下、且因所述原料桶的重量发生改变,所述原料桶能够带动所述移动体结构相对所述不动体结构进行自动倾翻,同时所述安全保护机构能够用于防止所述倒桶装置在所述原料桶的倾翻极限时发生翻车现象。
其中,所述承托机构的底部设置有定向轮及万向轮。
实际应用时,所述不动体结构为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移动体结构的装配空间;所述移动体结构包括底盘和护栏,所述底盘的底部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穿设有安装轴、且所述安装轴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护栏沿所述底盘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护栏位于所述原料桶的倾翻方向侧设置。
其中,所述护栏的高度高于所述原料桶的高度。
具体地,所述护栏与所述底盘为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护栏沿所述底盘的圆周方向呈半围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保护机构包括与所述护栏的外侧连接的铰支座,以及与所述铰支座连接且向下设置的支撑臂。
实际应用时,所述不动体结构为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水平架和竖直架;所述移动体结构为支撑盘,所述支撑盘的底部设有轴套,所述轴套穿设有转动轴、且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水平架连接。
其中,所述安全保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竖直架上的吊耳,以及贯穿所述吊耳并套设在所述原料桶外侧的软束缚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倒桶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倒桶装置中,包括:承托机构,以及设置在承托机构上的安全保护机构;承托机构包括不动体结构和移动体结构;移动体结构活动设置在不动体结构上,且移动体结构能够相对不动体结构进行翻转运动;使用时,原料桶放置在移动体结构上,并将泵体插入原料桶中进行抽取,待抽取到原料桶的底部区域时,在泵体的压力作用下、且因原料桶的重量发生改变,原料桶能够带动移动体结构相对不动体结构进行自动倾翻,同时安全保护机构能够用于防止倒桶装置在原料桶的倾翻极限时发生翻车现象。由此分析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倒桶装置中,由于使用时,可以将原料桶放置在移动体结构上,并将泵体插入原料桶中进行抽取,待抽取到原料桶的底部区域时,在泵体的压力作用下、且因原料桶的重量发生改变,原料桶能够带动移动体结构相对不动体结构进行自动倾翻,同时安全保护机构能够用于防止倒桶装置在原料桶的倾翻极限时发生翻车现象,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倒桶装置能够使泵体抽取到原料桶内底部遗留的液体原料,并辅助生产线完成剩余原料的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原料桶内液体原料抽取不彻底容易造成浪费,或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家馨,未经温家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0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切机拉出装置
- 下一篇:MEMS压电器件和对应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