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桩柱一体结构及桩柱一体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0884.6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易达;陈胜亮;王志刚;肖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谭承世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桩柱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桩柱一体结构包括钢护筒、填充物以及加固件;
所述钢护筒包括至少两个截筒;相邻所述截筒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填充物填充于所述截筒内侧;所述加固件连接设置在相邻所述截筒的连接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柱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件包括多个加固板;多个所述加固板围绕所述截筒的轴心线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截筒的外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桩柱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板的截面设置为扇环形;所述加固板的内侧面与所述截筒的外侧壁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柱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件包括第一半圆筒结构以及第二半圆筒结构;所述第一半圆筒结构的侧端面与所述第二半圆筒结构的侧端面铰接;通过转动所述第一半圆筒结构或/和所述第二半圆筒结构可形成两端开口的筒状容纳空间;
所述第一半圆筒结构远离所述第二半圆筒结构的侧端面设置有连接卡扣;所述第二半圆筒结构远离所述第一半圆筒结构的侧端面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卡扣相配合的连接卡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柱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护筒包括两个所述截筒分别为第一截筒以及第二截筒;所述第一截筒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截筒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柱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包括法兰盘以及与之相配合的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柱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填充物为钢筋混凝土。
8.一种桩柱一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桩柱一体施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桩柱一体结构实现;
所述桩柱一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定位工序:所述截筒桩底控制时,将设计桩位控制点引至孔底,在所述孔底定位三根钢钎,调整所述截筒平面位置,至所述截筒底中心和设计桩位吻合;采用三角形木楔垫在孔壁与所述截筒之间,确保所述截筒顶中心和设计桩位吻合;
连接工序:两节所述截筒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填充工序:将所述填充物填充至所述钢护筒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桩柱一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工序中,两节所述截筒通过法兰盘连接,并拧紧螺栓;所述连接工序后还包括焊接工序:将所述法兰盘切除,再将所述法兰盘处焊缝满焊,最终将两节所述截筒连成整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桩柱一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工序后还包括震捣工序;为对填充物进行震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088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