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可控负荷的风光储微电网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1421.1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8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威;王森;李超;张丹丹;袁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46;H02J3/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电网 可控 优化配置 储能容量 调度周期 用户设定 粒子群优化算法 用户满意度 风力发电 储能装置 负荷安排 负荷信息 功率波动 光伏发电 控制中心 重新安排 重新分配 重要负荷 多目标 负荷量 中负荷 风光 求解 电网 供电 预测 保证 投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可控负荷的风光储微电网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步骤:1)将微电网中负荷分为可控负荷和重要负荷,用户设定调度周期内的可控负荷量以及初始控制负荷时间;2)微电网控制中心对调度周期内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数据进行预测,结合用户设定的可控负荷信息,对调度周期内的负荷进行重新安排;3)在得到新负荷安排结果的基础上,对微电网中的储能装置进行优化配置,提出一种多目标骨干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在负荷重新分配的基础上,考虑微电网与电网交互功率波动和微电网内用户满意度,对储能容量进行优化配置,同时保证微电网的供电质量、可靠性和经济效益,一举多得,有效降低微电网的投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电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虑可控负荷的风光储微电网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和环境问题,分布式发电技术得到的迅速发展。目前,分布式发电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上,与传统的集中式大规模发配电方式相比,分布式发电技术具有发电系统分散独立、投资少、建设周期短、安装地点灵活以及环境污染小等优点。但是,随着大量分布式发电的接入,给传统的配电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
微电网作为一种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的组织形式,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分布式发电通过微电网的接入电网,能有效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发电的消纳能力、降低分布式发电的波动性、减少配电网络损耗以及提高供电可靠性,而这其中,储能装置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对微电网中储能容量进行的优化配置,是微电网投资建设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数。将微电网中的可控负荷进行重新规划,使负荷能够与为微电网中的发电单元的发电情况相协调,则能够进一步优化储能配置,提高微电网投资建设的经济性。但现有技术中尚无相关描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考虑可控负荷的风光储微电网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先对微电网中的可控负荷进行重新规划,在此基础上进行储能装置容量的优化配置,在考虑微电网与电网交互功率波动和微电网内用户满意度的情况下,实现储能容量的最小化配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考虑可控负荷的风光储微电网储能优化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微电网中负荷分为可控负荷和重要负荷,用户设定调度周期内的可控负荷量以及初始控制负荷时间;假设可控负荷在优化周期的每个时间段内的可控方式不发生改变,通过用户设定负荷可调量和初始运行时间后,由微电网控制中心统一调度并下达负荷控制指令,当收到调度指令,按调度指令控制负荷,没有收到指令,按设定初始控制时间自动运行。
步骤二、微电网控制中心对调度周期内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数据进行预测,结合用户设定的可控负荷信息,对调度周期内的负荷进行重新安排;微电网调度中心得到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预测值后,按负荷与风光发电在时间上贴近为原则进行负荷重新分配。具体方法为,比较调度周期中各时间段内负荷和风光发电量的大小,确定负荷转入和转出时间段,如果一时间段内,负荷大于风光发电量,则将该时间段记为负荷转出时间段,相反,如果负荷小于风光发电量,则将该时间段记为负荷转入时间段。
在得到优化周期各负荷转入、转出时间段后,计算负荷转入时间段风光发电量与负荷的差值总和得到总的转入电量,计算负荷转出时间段负荷与风光发电量的差值总和得到总的转出电量,以两者的较小值为优化周期的总负荷可调量,然后然按比例分配各转入、转出时间段内负荷调整量,得到调整后的负荷曲线。
步骤三、在得到新负荷安排结果的基础上,对微电网中的储能装置进行优化配置。
在新负荷曲线的基础上,微电网控制中心以储能配置容量最小、微电网与电网交互功率波动最小和微电网内用户满意度最高为目标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提出一种多目标骨干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最终得到微电网的储能配置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1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