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棚蘑菇的规模化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2362.X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亮;胡婷;汤寒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仙子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安徽省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棚 蘑菇 规模化 栽培 方法 | ||
1.一种大棚蘑菇的规模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搭建蘑菇栽培大棚、以及在大棚内均布蘑菇栽培床架;将小麦青苗粉碎料浸水,然后在蘑菇栽培床架上铺满1.5-2.5厘米小麦青苗粉碎料,形成小麦青苗粉碎料层;
再在小麦青苗粉碎料上铺满1-2厘米厚的粉状基料,形成基料层;
最后在基料层上依次撒满由石灰粉、尿素和碳酸钙组成的混合物层;
使小麦青苗粉碎料层、基料层和混合物层依次堆叠3-5层,堆叠好的栽培床架用薄膜密封;
使大棚的温度维持25-28度,每平方接种0.8-1.2斤菌丝,接种后保持料温在28度以下,大棚的湿度保持在75-85%;在播种至15-20天后,在菌丝表面覆盖2-3cm土壤;
控制栽培床架含水量在28-32%,适时的进行喷水,保持大棚内湿度在75-85%,控制大棚内温度在23-25度;当蘑菇生长至3厘米高时,对蘑菇进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蘑菇的规模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状基料为:按重量份计,取反刍动物粪便20-30份,并向反刍动物粪便中加入亚硒酸钠1-2份、过磷酸钙1.5-3.5份、木屑1-2份、谷糠3-5份、钾长石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棚蘑菇的规模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状基料生产方式为:将各原料混合进行搅拌,经过大棚外建堆、翻堆、洒水,使湿度达到65-70%,将上述混合形成的蘑菇培养料进大棚二次发酵4-6天;将发酵后的混合物经过机械设备进行压片,形成薄片,在60-80℃高温进行烘干至水分少于15%,机械粉碎至粉状,制成基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棚蘑菇的规模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堆叠好的栽培床架还需进行下述步骤:每隔5-7天对栽培床架进行翻堆,翻堆次数为3-5次,翻堆时要把料抖松,让料中氨气散发出去,并把表面和底层料翻在中间,把每层料的中间部分翻到两边,并对每层料喷洒预制菌剂;给密闭的蘑大棚加温,保持大棚内温度在60-70度,保温时间持续10-12小时,然后让蘑大棚大棚内自然冷却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棚蘑菇的规模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菌剂具体成分为:按重量百分含量计,聚谷氨酸1.5-2%、腐熟剂2-4%、胶质芽孢杆菌剂1.5-2%、哈茨木霉菌剂1.5-2%、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仙子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铜仙子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23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式栽培架
- 下一篇:一种松废料加玉米的茯苓育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