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DN架构下接入网资源分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3059.1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42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月云;赵庸旭;买智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08;H04W40/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dn 架构 接入 资源 分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SDN架构下接入网资源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个人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导致移动数据业务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面临的主要挑战将是如何有效的扩大无线通信的范围,提升系统容量及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传输速率来面对多样化的服务要求。
在现有的接入网架构中,基站源节点端既负责信令控制(控制平面)又负责流量转发(数据平面),会使基站源节点工作效率降低;且现有技术中采用平均功率分配算法进行功率分配,不能实现动态自适应功率分配,功率分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DN架构下接入网资源分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基站源节点工作效率降低、功率分配效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SDN架构下接入网资源分配方法,包括:
将SDN引入接入网,构建基于SDN的接入网架构,在基于SDN的接入网架构下,通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站源节点发送目标信号,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同时接收所述基站源节点发送的目标信号;
第二阶段,基站源节点不发送任何消息,中继节点将接收到的所述基站源节点发送的目标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给目的节点;
基于SDN的接入网架构下的通信过程,确定系统中断概率,所述系统中断概率与功率分配因子有关;
根据确定的系统中断概率,以最小化系统中断概率为目标,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得到最优的功率分配因子,根据得到的最优的功率分配因子进行功率分配。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SDN的接入网架构下的通信过程,确定系统中断概率包括:
确定能参与转发的中继节点;
从确定的能参与转发的中继节点中,选择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瞬时信噪比最大的中继节点进行信号转发,选择的所述中继节点为最优中继节点;
设基站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链路为链路T1,基站源节点到最优中继节点的传输链路为链路T2,最优中继节点到目的节点的传输链路为链路T3;
根据确定的链路T1、链路T2、链路T3,判断系统是否发生中断;
若系统发生中断,则链路T1中断且链路T2和链路T3中有一条链路中断;
根据链路T1中断且链路T2和链路T3中有一条链路中断,确定系统中断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能参与转发的中继节点表示为:
其中,Φ表示确定的能参与转发的中继节点集合;i表示能参与转发的第i个中继节点;P0表示基站源节点发射功率;N0表示噪声功率;Hs,r表示基站源节点与中继节点间的信道增益;γth表示基站源节点到中继节点的信噪比门限。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系统是否发生中断包括:
判断系统的信道互信息量是否小于系统所要求的最低传输速率;
若小于系统所要求的最低传输速率,则判断系统发生中断。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链路T1中断且链路T2和链路T3中有一条链路中断,确定系统中断概率包括:
确定链路T1发生中断的概率Ps,d{outage};
确定链路T2发生中断的概率Ps,r{outage};
若集合Φ中最优中继节点发生中断,则确定链路T3发生中断的条件概率,其中,Φ表示能参与转发的中继节点集合;
在链路T2不发生中断的条件下,结合确定的链路T3发生中断的条件概率,确定链路T3发生中断的概率Pr,d{outag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30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