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定向引导功能的双层多孔神经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3775.X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84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戴红莲;程乔;李俊云;陈瑀哲;徐黛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06 | 分类号: | A61K38/06;A61L27/40;A61L27/56;A61L27/58;A61L27/50;A61L27/18;A61L27/20;A61L27/22;A61L27/1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定向 引导 功能 双层 多孔 神经 导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定向引导功能的双层多孔神经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多孔神经导管包括由可降解聚酯制备的外层薄膜和由RGD接枝改性的天然生物高分子并掺杂钙磷纳米粒子制备的内层电纺纳米纤维膜;所述外层薄膜具有多孔结构,其孔径大小为10μm~50μm;所述外层薄膜的内壁具有纵向凹槽结构,所述内层电纺纳米纤维膜是在所述外层薄膜的内壁上通过电纺形成的。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的双层多孔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导管外层薄膜的制备:将可降解聚酯高分子完全溶解于有机溶剂中,再加入致孔剂颗粒,超声分散倒入模具中,风干,然后置于去离子水中,真空干燥,得外层薄膜;
2)导管内层的制备:将接枝RGD的天然生物高分子溶解于溶剂中,并加入钙磷纳米粒子和促纺剂配置成质量分数为2%~5%的纺丝溶液,将步骤1)制得的外层薄膜固定在静电纺丝装置的接收板上,然后在一定的纺丝参数下,电纺形成导管内层,得双层薄膜;
3)导管的成型:用芯棒将步骤2)制得的双层薄膜卷制成管,再用有机溶剂溶解封口,得所述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的双层多孔神经导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的双层多孔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可降解聚酯高分子为聚己内酯、聚乳酸、聚羟基乙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乙二醇嵌段共聚物、聚乳酸-乙二醇嵌段共聚物、聚乙丙交酯-乙二醇嵌段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冰醋酸、二氯甲烷、二甲亚砜、乙酸乙酯、丙酮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且步骤3)中所述有机溶剂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相同;
步骤1)中所述致孔剂为氯化钠、蔗糖、果糖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致孔剂颗粒的粒径大小为10μm~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的双层多孔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模具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所述模具呈凹槽状,凹槽的凸面形状为长方形、三角形或半圆柱形中任一种或几种,凹槽深度为0.5mm,宽度为1mm~5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的双层多孔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溶剂为质量分数为70%~90%的醋酸水溶液或三氟乙酸;
步骤2)中所述钙磷纳米粒子为纳米羟基磷灰石、β-磷酸三钙、磷灰石、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磷酸八钙、焦磷酸钙、磷酸四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纳米粒子;
步骤2)中所述促纺剂为聚乙烯醇、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的双层多孔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接枝RGD的天然生物高分子和促纺剂质量比为1:0.1~2;
步骤2)中所述钙磷纳米粒子的质量为所述接枝RGD的天然生物高分子和促纺剂质量之和的5%。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的双层多孔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纺丝参数为:纺丝电压:12kv~20kv,接收距离:10cm~15cm,推速:0.01mm/min~0.1mm/min。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的双层多孔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接枝RGD的天然生物高分子由下述方法制备而成:
将RGD多肽溶解于质量分数为1%的醋酸钠-醋酸的缓冲溶液中,加入缩合活化剂,在4℃下活化12h,然后往溶液体系中缓慢滴加天然生物高分子溶液,在0℃~10℃下反应6h~24h,将反应完全的溶液透析、冷冻干燥,得接枝RGD的天然生物高分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的双层多孔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RGD多肽为包含RGD序列的生物短肽;
所述缩合活化剂为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
所述天然生物高分子为壳聚糖、胶原、明胶、丝素蛋白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的双层多孔神经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RGD多肽与所述天然生物高分子的质量比为1:2~20;
所述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与所述RGD多肽的摩尔比为20: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37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