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物理放电式动力电池自动放电、拆解回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4020.1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3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周水根;沙亚红;王文洪;赵勇礼;黄敦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B09B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斌;陈燕娴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物理 放电 动力电池 自动 拆解 回收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放电式动力电池自动放电、拆解回收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放电系统和拆解回收系统两部分,所述放电系统包括上料吊车、料框、放电车、防火墙、防火系统、下料吊车、操作台、放电车导轨、电极放电装置以及电阻放电房;放电系统用于完成多规格动力电池自动上料、放电、下料工序,以安全电量进行动力电池的拆解,所述拆解回收系统由多台自动拆解回收设备组成,用于实现动力电池的上料、装夹、电池头切割、电芯与电池头分离的一系列自动化工序。本发明配备了除尘装置、净化装置,以实现整个工艺过程中的粉尘、废气的回收收集,此外,本系统还设置了消防系统,用于系统应急消防处理,保护了人员、设备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回收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物理放电式动力电池自动放电、拆解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动力电池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动力电池报废量也日益增多,报废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为影响到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行业还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动力电池的自动化拆解程度低,主要依靠人工进行拆解。
在处理废旧动力电池时,由于分解过程中短路、破碎等过程会使电池残存的电量急剧释放造成局部过热甚至爆炸,因此在进行废旧动力电池拆解回收前必须进行充分放电处理,将动力电池残余电量将至安全电压。
因此,亟需开发出基于物理放电式动力电池自动放电、拆解回收系统,实现动力电池环保节能、安全可靠、效率高的拆解回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理放电式动力电池自动放电、拆解回收系统,该设备可以实现动力电池的自动上料、切缝、切割、分离、输送、下料等一系列自动化工艺过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基于物理放电式动力电池自动放电、拆解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基于物理放电式动力电池自动放电、拆解回收系统,包括放电系统和拆解回收系统两部分,所述放电系统包括上料吊车、料框、放电车、防火墙、防火系统、下料吊车、操作台、放电车导轨、电极放电装置以及电阻放电房;放电系统用于完成多规格动力电池自动上料、放电、下料工序,以安全电量进行动力电池的拆解;上料吊车位于上料缓存区,下料吊车位于下料缓存区,所述上料缓存区、下料缓存区位于放电车导轨一侧。所述防火墙位于放电房一侧,用于放电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防护,所述防火系统位于防电墙一端,所述拆解回收系统由多台自动拆解回收设备组成,用于实现动力电池的上料、装夹、电池头切割、电芯与电池头分离的一系列自动化工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料框包括定位板、夹板、夹紧调整机构、隔板、料框框架、以及动力电池;所述料框框架呈长方体型,在料框框架的顶部四个角设置有吊环,定位板与料框框架底部垂直设置,在定位板的一侧均匀分布有隔板,所述夹板位于定位板的对面,在夹板的外侧上下两侧设置了弹簧压紧机构,所述夹紧调整机构位于弹簧压紧机构上,通过弹簧压紧机构、夹紧调整机构实现不同规格的动力电池的定位锁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放电车为长方体立体框架,在放电车的底部设置有移动小轮,移动小轮卡在放电车导轨上,在电机的驱动下,放电车可以沿着放电车导轨移动,在放电车上设置有可伸缩的定位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40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