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层钻井井筒温度场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5146.0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516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孙万通;孟英峰;魏纳;周守为;李清平;李皋;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洋 天然气 水合物 钻井 井筒 温度场 计算方法 | ||
1.一种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层钻井井筒温度场计算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钻井设计和储层参数,获取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层钻井参数和初始条件,钻井参数包括:井身结构、钻具组合、泵入参数、海水深度、海水温度、地层温度、储层中水合物丰度、机械钻速、井深,初始条件包括:计算时刻的钻井液注入温度Tp(0)(n)、环空井口压力pa(0)(n);
(2)进行空间节点划分,空间域为整个井筒,自井口至井底,节点轴向序号从0开始依次递增,井口处的节点序号为0,井筒中任一计算节点序号用i表示,下一计算节点序号用i+1表示,井底处节点序号为k;
(3)建立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层钻井井筒温度场计算模型,计算网格内的温度变化表达式如下:
钻柱中:
环空中:
泥线以上井段,
泥线以下井段,
式中:i为计算节点,
n为计算时刻,
Δh为计算网格长度,计算中设定为1m,
Hsea为海水深度,m,
ΔTp(i)(n)、ΔTa(i)(n)分别为钻柱中、环空中计算网格内的温度变化,K,
ρp(i)、ρa(i)分别为钻柱中、环空中计算节点i处的混合流体密度,kg/m3,
vp(i)、va(i)分别为钻柱中、环空中计算节点i处的混合流体流速,m/s,
cp(i)、ca(i)分别为钻柱中、环空中井筒中计算节点i处的混合流体比热容,J/(kg·K),
Dpi、Dpo、Dri、Dci分别为钻柱内径、钻柱外径、隔水管内径、套管内径,m,
Qap(i)为环空与钻柱内计算节点i处流体间热交换,W,
Qwa(i)、Qsa(i)分别为海水与环空内、地层与环空内计算节点i处流体间热交换,W,
Qfp(i)、Qfa(i)分别为钻柱中和环空中计算节点i处流动摩擦产生的热量,W,
Qh(i)为环空中计算节点i处水合物分解吸收的热量,W;
环空与钻柱内计算节点i处流体间热交换Qap(i)计算如下:
海水与环空内计算节点i处流体间的热交换Qwa(i)计算如下:
地层与环空内计算节点i处流体间的热交换Qsa(i)计算如下:
钻柱中计算节点i处流动摩擦产生的热量Qfp(i)计算如下:
环空中计算节点i处流动摩擦产生的热量Qfa(i)计算如下:
环空中计算节点i处水合物分解吸收的热量Qh(i)计算如下:
式中:
Tw(i)(n)、Ts(i)(n)分别为计算节点i处的海水温度、地层温度,K,
Dro、Dco、Dcso、Dcsi分别为隔水管外径、套管外径、水泥环外径、水泥环内径,m,
αf1(i)、αf2(i)、αf3(i)分别为钻柱内表面、隔水管内表面、套管内表面上计算节点i处的受迫对流换热系数,W/(m2·K),
αm1(i)、αm2(i)分别为钻柱外表面、隔水管外表面上计算节点i处的外绕面对流换热系数,W/(m2·K),
λp(i)、λr(i)、λc(i)、λcs(i)、λs(i)分别为钻柱、隔水管、套管、水泥环、地层在计算节点i处的导热系数,W/(m·K),
Usa(i)为环空中流体与地层在计算节点i处的综合换热系数,W/(m2·K),
TD为瞬态传热函数,无因次,
vp(i)、va(i)分别为钻柱中、环空中混合流体在计算节点i处的流速,m/s,
mp(i)、ma(i)分别为钻柱中、环空中混合流体在计算节点i处的质量流量,kg/s,
Dao为环空外径,计算节点位于泥线以上井段即为隔水管内径Dri,位于泥线以下井段即为套管内径Dci,m,
Zgeq为节点处环空中温度、压力条件下的天然气压缩因子,无因次,
R为通用气体常数,J/(mol·K),
peq(i)(n)为计算节点i处天然气水合物相平衡压力,Pa;
(4)井口处即i=0时,钻柱中井口处的流体温度即计算时刻的钻井液注入温度Tp(0)(n)为已知参数,环空中井口处的流体温度Ta(0)(n)即从环空中返出流体的温度是未知参数,假设Ta(0)(n)的值;
(5)按照钻柱内和环空内的节点同时自井口至井底的顺序,根据节点i处钻柱中流体温度Tp(i)(n)和环空中流体温度Ta(i)(n),计算下一节点i+1处的井筒温度:
式中:Tp(i)(n)、Ta(i)(n)分别为计算节点i处钻柱中、环空中流体温度,K,
Tp(i+1)(n)、Ta(i+1)(n)分别为计算节点i+1处钻柱中、环空中流体温度,K,
自井口迭代计算直至井底节点k处,得到钻柱中井底处的流体温度Tp(k)(n)和环空中井底处的流体温度Ta(k)(n);
(6)如果满足下式:
式中:Tp(k)(n)为钻柱中井底处的流体温度,K,
Ta(k)(n)为环空中井底处的流体温度,K,
γ为井底处流体温度计算误差,
通过步骤(5)迭代计算所得所有节点处钻柱中、环空中流体温度即为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层钻井井筒温度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14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式纯音检听装置
- 下一篇:耳挂式胃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