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射流的内表面自动定心微织构成形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5404.5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6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程晓民;施飞;王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工程学院;国网浙江宁波市奉化区供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1/10 | 分类号: | B24B31/10;B24B31/12;B24B47/14;B24B4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文芳 |
地址: | 315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射流 表面 自动 定心 构成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流的内表面自动定心微织构成形设备。该设备包括: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上的定心装置、安装在所述定心装置上的至少两加工装置、及连接至所述加工装置的射流装置,所述加工装置上设有输出流体的射流通道,所述射流通道设有用以限定磨粒的限位部,所述伸缩装置推动所述定心装置移动至一移动位置,所述定心装置转动使所述加工装置自中心向外展开并移动至一加工位置,所述加工装置输出具有预设压力的流体,所述流体在磨粒与限位部之间形成隔膜且使磨粒旋转,使所述磨粒加工工件的内腔壁。它具有加工效率高,可在型腔面上加工微织构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射流的内表面自动定心微织构成形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一些精密设备上具有相对运动的表面加工出微织构,该微织构处可以存储油脂、润滑液等。在相对表面的滑动过程中,在滑动表面处形成具有润滑的滑动薄膜,使得该精密设备之间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其中,微织构为平整表面上设置的纳米级或微米级的凹槽或凹坑。
在零件的表面上加工出微织构,不影响零件之间的精密配合,而且在零件的滑动表面处具有微织构,使得零件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且降低摩擦力和零件的发热量,降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在零件的内表面加工微织构,如零件中配合用的孔壁表面或腔体的内表面上加工微织构。加工装置需深入零件的内表面,从而对工件表面加工。然而,现有的在零件内表面加工微织构方法通常采用光刻加工、电解加工等,这些加工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加工位置调节不方便,加工精度低,加工的微织构效果差。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射流的内表面自动定心微织构成形设备。它具有加工效率高,可在型腔面上加工微织构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射流的内表面自动定心微织构成形设备,该设备包括:伸缩装置、安装在所述伸缩装置上的定心装置、安装在所述定心装置上的至少两加工装置、及连接至所述加工装置的射流装置,所述加工装置上设有输出流体的射流通道,所述射流通道设有用以限定磨粒的限位部,所述伸缩装置推动所述定心装置移动至一移动位置,所述定心装置转动使所述加工装置自中心向外展开并移动至一加工位置,所述加工装置输出具有预设压力的流体,所述流体在磨粒与限位部之间形成隔膜且使磨粒旋转,使所述磨粒加工工件的内腔壁。
进一步,所述加工装置包括导流板和安装至所述导流板的加工盘,所述导流板上设有与所述射流装置连接的若干导流孔,所述加工盘上开设有若干射流孔,所述导流孔与所述射流孔导通形成射流通道,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射流孔的输出端。
进一步,所述导流板设有汇聚所述若干导流孔的混合空间,所述加工盘封闭在所述混合空间的开口处,使所述射流孔与所述混合空间导通。
进一步,所述加工盘上安装有压板,所述压板上凸出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插设于所述射流孔中并延伸至所述限位部,使所述射流孔的中心线偏离所述限位部的中心。
进一步,所述压板包括本体部和沿本体部径向凸出的至少二支脚部,所述引导部沿所述本体部的轴向凸出。
进一步,所述压板设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固连在所述加工盘的导柱、及安装在导柱上的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弹性推抵在所述压板与所述加工盘之间。
进一步,所述磨粒采用微粒刀、圆形颗粒或表面具有不规则凸起颗粒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定心装置包括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有沿中心分布的平面螺纹槽,所述加工装置安装在所述转动盘上且与所述平面螺纹槽啮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伸缩装置上安装有用于检测所述加工装置的移动位置及加工位置的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工程学院;国网浙江宁波市奉化区供电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工程学院;国网浙江宁波市奉化区供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4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研磨装置
- 下一篇:可调节珩磨头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