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晶合金条带改性羽毛球拍框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5688.8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38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谢盛辉;王东辉;何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70/30 | 分类号: | B29C70/30;C22C45/10;C22C45/00;C22C45/04;A63B49/02;A63B102/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条带 改性 羽毛球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非晶合金条带改性羽毛球拍框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A、在依次叠加的碳纤维层中添加浸有环氧树脂的非晶合金条带,形成混合层材料;B、将所述混合层材料放入成型模具内,在120‑130℃的加热条件下固化成型,待冷却后,取出模具内已成型的羽毛球拍框。本发明利用非晶合金材料的高强度、高弹性以及高刚度等优异性能,预先制备出具有相应性能的锆基或钛基非晶合金条带,将所述锆基或钛基非晶合金条带与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叠加在一起,用于制备羽毛球拍框,能有效提升羽毛球拍框的强度和弹性储能、增强击球效果,同时有效避免羽毛球拍框在击球过程中发生折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晶合金条带改性羽毛球拍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羽毛球拍的拍框大多采用碳纤维与增强环氧树脂组成的复合材料来制备,制备出的羽毛球拍具有良好的刚度、内耗及强度等综合特性;然而,通过对羽毛球拍进行力学仿真实验发现,羽毛球拍在击球过程中,如图1所示的拍框的1、2、3、4部位所受的应力非常大,从这四个部位折断的风险较大;
因此,碳纤维球拍的强度和弹性储能还有待提升,现有技术迫切需要生产出一种即可以提升高体育竞技水平,又可以防止在击球过程中拍框从所述四个部位折断的高性能球拍。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晶合金条带改性羽毛球拍框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羽毛球拍框刚性和强度较差,在使用过程中拍框易折断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晶合金条带改性羽毛球拍框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在依次叠加的碳纤维层中添加浸有环氧树脂的非晶合金条带,形成混合层材料;
B、将所述混合层材料放入成型模具内,在120-130℃的加热条件下固化成型,待冷却后,取出模具内已成型的羽毛球拍框。
所述的非晶合金条带改性羽毛球拍框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的非晶合金条带的成分,按原子百分比计包括:30-70%的Zr、5-40%的Cu、5-30%的Ni、0-20%的Al以及0-10%的过渡金属元素。
所述的非晶合金条带改性羽毛球拍框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的非晶合金条带的成分,按原子百分比计包括:40-50%的Zr、8-15%的Ti、5-15%的Cu、2-10%的Ni以及20-30%的Be。
所述的非晶合金条带改性羽毛球拍框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中的非晶合金条带的成分,按原子百分比计还包括:30-50%的Ti、5-35%的Zr、5-30%的Ni、5-45%的Cu、5-35%的Be、0-4%的B、0-6%的Sn、0-5%的Si以及0-9%的Ag。
所述的非晶合金条带改性羽毛球拍框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非晶合金条带的制备过程包括:
A1、在惰性气氛下,按原子百分比计,将相应比例的单质金属混合物熔炼成母合金;
A2、将融化的母合金喷在具预定转速的铜辊上,形成非晶合金条带。
所述的非晶合金条带改性羽毛球拍框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铜辊表面的转速为15-80m/s。
所述的非晶合金条带改性羽毛球拍框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非晶合金条带的厚度为10-500μm,宽度为1-8mm。
所述的非晶合金条带改性羽毛球拍框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
A0、将所述碳纤维预先浸染环氧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6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