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封闭水闸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6086.4 | 申请日: | 2015-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索思机械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7/54 | 分类号: | E02B7/54;E02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牟炳彦 |
地址: | 315799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丹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封闭 水闸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中的水闸,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封闭水闸的使用方法,水闸包括闸板框和闸板,闸板设置在闸板框内,闸板框内设有管道,管道连通设置在下闸门槽内的储存仓,闸板压在储存仓上,储存仓内的气体或液体进入管道,管道加压后膨胀与闸板紧密贴合产生膨胀密封点,从而阻止水泄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水利工程中的水闸,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封闭钢质水闸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利蓄水工程中,特别是涵洞、水坝等节制性水利工程建筑物,都设有水闸,用以调控上下游水位,由于钢闸板和闸门槽都是硬平面接触,在设备运输、安装、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变形或表面腐蚀,还是会造成漏水或渗水,维护保养费用较高,又由于漏水渗水,冬季低温会导致相关物体冰冻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封闭水闸的使用方法,采用在闸板一侧或两侧的闸门槽内加如软质管道,管道连通下部闸门槽内的储存仓,闸板压住储存仓,储存仓内的气体或液体流入连通的管道,管道因压力而膨胀来起到密封闸门槽与闸板缝隙的作用,从而达到水闸自动密封,避免漏水渗水的目的,而且维护方便。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封闭水闸,包括闸门槽和闸板,闸板设置在闸门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闸门槽内设有管道,管道下部连接储存仓,放下闸板,闸板对下部的储存仓施压,与储存仓连通的管道膨胀,管壁紧密贴合在闸板边侧,阻止水泄漏。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闸门槽设置在闸门洞的上下左右四周,上闸门槽为矩形通孔,左右两侧和下闸门槽截面为U形槽,在闸门槽开口处的一侧或两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内侧与闸门槽构成一个矩形空间,矩形空间内设有所述的管道。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左右两侧的闸门槽超过上闸门槽一定高度构成闸板通道,将配套的闸板从闸门槽上部的闸板通道吊入闸门槽,管道位于闸板的一侧或两侧。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管道为橡胶或乳胶材质的软质弹性管道,管道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管道位于闸板的一侧或两侧,管道下部连接位于下闸门槽内的储存仓,管道未加压时与闸板有一定距离,闸板下降压住储存仓,储存仓内的气体或液体进入连通的管道,管道加压膨胀后与闸板紧密贴合形成膨胀密封点,阻止水泄漏。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储存仓为软质弹性容器,其两端连通设置在闸门槽内的管道,闸板放下后以闸板的重量将储存仓内的气体或液体压进管道,管道由于气压或液压膨胀,管壁与闸板贴合,阻止水泄漏,需要开闸时提起闸板,储存仓失去压力,管道内的气体或液体回流,水流从闸门洞流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动封闭水闸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闸门洞:在涵洞或坝体上预留矩形闸门洞,在闸门洞的四周设置闸门槽,两侧和下闸门槽为U形槽,而上闸门槽为矩形通孔,两侧的闸门槽超过上闸门槽30-100cm作为闸板通道。
2)在闸门槽的开口一侧或两侧设置支撑板,支撑板内侧与闸门槽构成一个矩形空间。
3)在左右两侧和上闸门槽内的矩形空间内设置管道,管道选用橡胶或乳胶材质的软质弹性管道,管道截面为圆形或矩形,管道位于闸板的一侧或两侧;在下闸门槽内设置储存仓,储存仓的两端与上面的管道连通,储存仓内设有气体或液体。
4)将配套的闸板从闸门槽上部的闸板通道吊入,闸板下降压住下闸门槽内的储存仓,储存仓内的气体或液体因压力进入连通的管道,管道加压膨胀后与闸板紧密贴合形成膨胀密封点,堵住缝隙,阻止水泄漏。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动封闭水闸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包括如下步骤:
1)闸门关闭:将闸板放入闸门槽内,闸板的重量压在储存仓上面,储存仓内的气体或液体被压入与储存仓连通的管道,管道由于气压或液压产生膨胀,管壁与闸板紧密贴合形成膨胀密封点,即可阻止水从闸板四周缝隙泄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索思机械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索思机械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60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