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柑橘油斑病的组合物及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06645.1 申请日: 2017-05-04
公开(公告)号: CN107006514B 公开(公告)日: 2019-09-17
发明(设计)人: 程运江;许让伟;瞿韵;曾云流;邓秀新;万浩亮;张鸣飞;何义仲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中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01N57/20 分类号: A01N57/20;A01N37/42;A01N43/16;A01P3/00;A01G13/00;A01G7/06
代理公司: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代理人: 王加贵
地址: 430000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止 柑橘 油斑病 组合 及其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柑橘果实油斑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50~300毫克/升乙烯利,5~60毫克/升脱落酸,1~5克/升低分子单糖。本发明通过乙烯利结合ABA和低分子单糖组合配方来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的发病率,效果明显。本发明首次将上述试剂组合应用于柑橘油斑病的防治处理中,有效地提高柑橘采后保鲜能力,证实其在柑橘采后中的应用前景。因此,本发明用乙烯利、脱落酸、低分子单糖药物组合配方来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柑橘采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的采前果园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第一大水果,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的要求均越来越高。生产中,许多采收期果皮未充分转色或叶绿素含量较高的果实在采后商品化处理或贮运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油斑病,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品质,近年来给我国柑橘产业带来的损失逐年增加。柑橘油斑病发病症状主要为果皮出现形状不规则的淡黄色病斑,病斑开始为黄白色,后为黄色或褐色,病斑油胞突出,油胞之间的组织向下凹陷,最后,油胞逐渐萎缩成干疤状,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常见的柑橘果面生理失调现象。目前,关于油斑病发生机制的系统研究还相对较少,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生产上也没有抑制油斑病发生的有效办法,因此,寻找能够有效控制柑橘油斑病发生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人们对柑橘油斑病发生机理较为一致的认识是柑橘果实表皮细胞因吸水膨胀,导致油胞破裂和精油外渗,精油对周边细胞产生毒性,引起细胞坏死是油斑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但是油胞周围细胞为什么会吸水,以及为什么油胞的膜结构会受到破坏等带有根本性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回答。也就是说,迄今人们依然不清楚引起柑橘油斑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产中观察到的油胞破裂现象应该是果皮应对某些生理刺激的结果。这也是什么人们对柑橘油斑病防治技术很难获得实质性突破的关键原因。

发明内容

近年来,本申请的发明人以湖北宜昌的‘早红’脐橙为材料,对油斑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柑橘果实成熟期叶绿素降解的速率及中间产物的积累水平与柑橘油斑病发生密切相关。在本发明中,我们提出从控制叶绿素降解,来防控柑橘油斑病的思路。经过连续4年的产区试验,我们发现采前乙烯利结合ABA和低分子单糖处理对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有极佳的效果。虽然乙烯利在农业上已经广泛应用,但主要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如促进雌花分化、促进果实成熟、打破休眠等。高浓度乙烯利对植物生长有抑制的作用,实际上不仅如此,乙烯利能够明显提高果实呼吸速率,叶绿素降解加速,促进类胡萝卜素合成和积累,从而加快果皮转色和果实成熟,将乙烯利应用于柑橘油斑病的防控方面还没有相关报道。我们的试验结果发现柑橘果实采前乙烯利结合脱落酸和低分子单糖处理控制柑橘果实油斑病的效果十分明显。在此,本发明提出用乙烯利结合ABA和低分子单糖处理来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利用乙烯利结合ABA和低分子单糖来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对处理的时期和药剂配方浓度均有十发严格的要求,在连续多年的实践基础上,获得了优化的技术方案。

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柑橘果实油斑病的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50~300毫克/升乙烯利,5~60毫克/升脱落酸,1~5克/升低分子单糖。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治柑橘果实油斑病的组合物中,所述组分的比例为:80-200毫克/升乙烯利,5-20毫克/升脱落酸,1-3克/升低分子单糖。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治柑橘果实油斑病的组合物中,所述乙烯利为为质量为40%质量乙烯利水溶液。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治柑橘果实油斑病的组合物中,所述脱落酸为100%纯度脱落酸。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治柑橘果实油斑病的组合物中,所述的低分子单糖为葡萄糖。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治柑橘果实油斑病的组合物中,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展着剂。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防治柑橘果实油斑病的组合物中,所述展着剂为吐温-2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6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