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断路器及自动分合闸控制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7388.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71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周思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思雨 |
主分类号: | H01H71/70 | 分类号: | H01H71/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林媛媛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断路器 自动 合闸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型断路器及其自动分合闸控制装置及方法,微型断路器包括电机、传动连接组件以及突跳组件,电机驱动传动连接组件,传动连接组件具有感测位置,自动分合闸控制装置包括位置感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位置感测模块包括磁钢和磁敏元件,磁钢连接在传动连接组件上,磁敏元件设置于感测位置以感测磁钢是否到达感测位置;控制模块与磁敏元件和电机电连接,控制模块根据磁敏元件感测的磁钢所处位置控制电机。本发明的磁敏元件通过感测磁钢的位置确定传动连接组件到达的位置,进而对电机进行相应控制。本发明为微型断路器的智能化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控制装置及控制策略。而且缩小了微型断路器的整体尺寸,使之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型断路器,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实现自动分合闸控制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微型断路器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微型断路器由分合闸机构、触点、保护装置、灭弧系统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利用保护装置(脱扣器)和电流热组件实现过载和短路保护,当电流热组件中的线圈通过的电流大于设定的电流值时,电磁脱扣器的动铁芯动作,推动打击杆撞击操作机构,使操作机构解锁,使断路器分闸进而断开电路,从而实现对电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当电路故障排出后,再通过分合闸机构进行合闸操作从而接通电路。目前,我国现今使用的最多的微型断路器为手动分合闸式,通过手动拨动分合闸机构就可以对电路进行通断操作。手动分合闸式微型断路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电能,因而可以在无电能的情况下进行分合闸操作,被广泛应用于旧电网中。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家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保护电器的普通微型断路器,也急需加装智能控制系统。为了与广泛应用的手动分合闸式的普通微型断路器相匹配,现在,主要在普通微型断路器一侧新增一个可以远程控制的智能微型断路器,智能型微型断路器根据输入控制信号来驱动其他普通微型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费控可靠性,加强电能表外置断路器的质量管控,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而制定的《电能表外置断路器技术规范》中对断路器的外形尺寸进行了严格的规范限定,其中,限定智能微型断路器与普通微型断路器的外形形状及尺寸相一致,以保证外观的一致性,并且方便进行大规模的断路器终端设备更换。
但是,现有技术的智能微型断路器由于增加了智能控制装置,其尺寸一般比普通微型断路器尺寸大,外形上也不一致,无法直接使用,使用前需先对放置微型断路器的基础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前期投入大、工期长,不利于智能电网推进进程。
智能微型度断路器在使用过程中,如何实现其自动分合闸控制尤为重要,现在并没有出现一种能够可靠且结构小巧的对智能微型断路器进行自动分合闸控制的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型断路器及自动分合闸控制装置及方法,利用磁敏元件感测断路器所处状态,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操作简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自动分合闸控制装置,设置在一开关内,所述开关包括电机、传动连接组件以及突跳组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传动连接组件,所述传动连接组件具有感测位置,其中,所述自动分合闸控制装置包括位置感测模块以及控制模块。位置感测模块包括磁钢和磁敏元件,所述磁钢连接在所述传动连接组件上,所述磁敏元件设置于所述感测位置以感测所述磁钢是否到达所述感测位置;控制模块与所述磁敏元件和电机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磁敏元件感测的所述磁钢所处位置控制所述电机。
上述的自动分合闸控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感测位置包括合闸到位位置和跳闸位置,所述磁敏元件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合闸到位位置和跳闸位置。
上述的自动分合闸控制装置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连接组件包括凸轮件,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凸轮件转动,所述磁钢设置于所述凸轮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思雨,未经周思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73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